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青虾之乡的经济生态选择
www.dqnews.com.cn 2015-10-2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走在下渚湖附近的自然村,很像行走在水面上。如果你从空中俯视青虾之乡三合,尤其是双桥、四都村一带,农舍就像长在水面上,村前屋后全被水面包围着。水面下面,潜藏着小小的青虾。村民就靠水面下的青虾过日子,人与虾达到了某种共生共荣的经济生态平衡关系。

村民靠虾吃饭

    三合全乡从事与青虾有关行业的人有3000多人。其中双桥村,被称之为人工养殖青虾的主要发源地,全村1760多人,几乎家家户户吃着青虾饭,可以说这里是人养青虾,青虾养人,村民与青虾成了牧民与牛羊的关系。

    在双桥村村委会门口的路上,记者遇到村书记华陆根。一听说记者要了解养殖青虾的事,华陆根立即对记者说:“你们找对了地方。”华陆根说,全村九成多的水田养着青虾,有约2000亩虾塘,双桥村可以称之为名副其实的青虾专业村。

    已经退休的老村干部张阿春告诉记者,双桥村发展青虾养殖业有些年头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德清水网中到处可见的橄榄蛏蚌突然消失,野生青虾也很难找到了,菜场上几乎绝迹。张阿春介绍说,他记得那是承包责任制刚刚要搞的时候,村民归毛头就已开始试养青虾。九十年代之后,大家的思想更解放了,养虾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归毛头渐成村里青虾养殖的带头人。现在的养虾户最好的亩效益可以达到一万五六千元,有的六七千元,也有的四五千元,当然,比较差的也有,但亏损倒贴的尚未听说,总体效益仍然比较好。

    村舍之外,虾塘连着虾塘,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在与双桥村相邻的四都村,记者遇到已有二十年养殖经验的青虾专业户施友连。施友连告诉记者,青虾的效益确实比较好,租田的成本从最早时的180多元一亩,涨到了目前的1200元一亩,之所以能够涨上去,主要原因就在于青虾收益能够抵得过租田成本的上涨,不然就没人租用水田养虾了。有的农户即便没有直接养殖青虾,其实也是靠青虾获得收入,有的专门从事销售,至少收的租金是从虾塘里得来的,如果青虾收益支撑不住租金成本,那么租金就不会年年涨一点。

跟着市场走

    三合的青虾市场是德清最热闹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之一。但白天的三合青虾市场内,却并没有想像中的熙熙攘攘交易场景。市场内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市场白天休息夜里开张,跟人们的作息时间正好相反。

    原来,三合青虾市场运作十多年来,已经发生了“链式反应”,被市场倒逼成了反向旋转的生物钟,虾农的生产活动也在不知不觉中作了相应的调整。

    如果一户上海家庭中午要品尝青虾,那么,家庭主妇会在早晨或上午到菜市场购买。菜场的摊主须在五六点钟之前拿到商贩运来的青虾。那么,德清的虾贩必须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将虾运到摊主手中。这就倒逼德清贩虾户要在凌晨三四点钟就将青虾运至上海,那么德清虾贩就须在半夜零点左右准备从德清起程,换言之德清虾贩要在上一天的将近二十四时收购完青虾,那么青虾养殖户须在二十二时左右到达青虾市场出售青虾,那么虾农要在傍晚捕虾捞虾,确保青虾的新鲜度,也能卖上好价格。

    令记者奇怪的是,现在的青虾个头普遍不大,原因究竟是虾塘里生产不出还是市场销路太好?在双桥村,一些养虾户告诉记者,其实大虾还是有的,只不过养虾户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大虾,主要是养虾户普遍认为抓捕中等大小的虾比较划算,从青虾生产到市场销售,无论工效、成本和价格都比较合适,如果刻意将青虾养大再销售,就会对养殖密度、饲养成本、养殖周期都带来一系列问题。
    养虾户告诉记者,目前三合青虾的田头批发价可以达到48元左右一斤,遇到节假日可能上涨到50多元以上,有时也会掉落到30多元一斤,最便宜的时候也要20多元,当然消费者遇得巧也有10多元的,但鲜活程度一般比较差了。价格还与个头大小也有关系,个大的当然价高一些。村民们表示,其实养虾户们一直在努力让青虾变得更大更强壮。像归毛头,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通过混养、套养、远亲繁殖等办法提高青虾的品质和综合收益。

    记者找归毛头请教,不料他出了远门。不过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各种尝试有得有失,有的比较成功,但也遇到了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考验,不过他很有信心。

    三合的干部说,大家都希望通过生态的办法让青虾的个头变大,而生态的办法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来已经摸索到了不少好办法,但是,要让市场信服必须要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比如普遍增大增产30%以上,就会有一种爆炸效应,因此,尚须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在产量与质量的取舍中,最终还得由市场来决定。

|展望|

青虾的生态重任

    “消费者希望吃到更大的青虾,对此,三合乡的养虾户和乡里的农技人员也在努力,但是,我们最关注的还是青虾的质量安全问题。”三合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俞忠贤向记者介绍说,三合乡的青虾产量占了全县约1/3,全乡青虾产业年收入已达1.3亿,全乡可以养殖青虾的水面几乎都用来养虾了,从面积上讲可以说已经达到养殖的饱和状态,全乡大多数农户都干着与青虾相关的活,有的村几乎九成的收入来源靠青虾,因此,走生态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青虾的质量安全是发展的关键。

     近些年,三合乡遭遇了产业调整的阵痛,但是三合村民总体收入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关键在于三合的青虾养殖业起到了蓄水池的稳定器作用。每年三合乡党委政府通过乡成校等单位组织青虾养殖技术培训活动,让虾农增强技术素质。

    “最关键的是,我们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培训与监督,因为一旦一两个养虾户出了农产品安全问题,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链式反应,就可能影响全乡乃至全县的声誉,损害所有虾农及与青虾相关从业者的收益。”俞忠贤谈了自己的观点。

    四都村的养虾户施友连说,三合的青虾在市场上的声誉很好,销路还是不错的,无论淡旺季都不愁没有人要,他从虾塘里抓捕的青虾,只要拿到附近的青虾市场就行了,而且价格非常好,目前可售40多元一斤。

     “青虾产业不能单独看,其实它是三合经济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表面看,它跟五水共治、生猪养殖业整治、矿山整治等没有关联,但是假如没有青虾这块产业的支撑,劳动力转移等困难更大,因此一只小小的青虾,却是肩负着经济生态的重任。”三合乡的一位干部这样认为。

    俞忠贤对记者说,与其它水产品种相比,青虾有一个显著的生态优势,它跟蚕宝宝相似,就是对污染十分敏感,像一支蚊香就可能让蚕茧减产甚至绝收,青虾对于水质要求非常高,这种特性就倒逼虾农不能一味追求高密度高产量,而要时刻提醒自己回到生态养殖的道路上来。

    让经济生态化,让生态经济化,这是青虾之乡的必然选择。

作者: 记者 吴志豪 文 宣宏 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