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山水德清 >> 德清特产
文字:   打印

德清最后一位蓑衣制作人
www.dqnews.com.cn 2015-09-24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武康朝阳路,有这样一家不起眼的棕制品店。店内一位古稀老人,端坐在方桌前,手持一根粗针,上下穿引,将一张张棕片捆扎、缝合。

做蓑衣整整60年

    老人名叫陈火国,今年73岁。他13岁开始学习编棕的技艺,至今已整整60年。在陈火国的小店铺里,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件小尺寸的蓑衣。陈火国说,我之所以把这件蓑衣挂在这里,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个念想。

    陈火国年轻时,蓑衣是家家必备的物品。人们雨天外出,下地干活,全靠一件蓑衣防雨。所以在当时,制蓑衣是一个紧俏的行当。

    当年的蓑衣产业火到什么地步?陈火国告诉记者,仅仅他一个村里,就有几百名蓑衣师傅,如果算到镇上,则有一两千,陈火国的哥哥也是一名蓑衣师傅,他的手艺正是从哥哥那里传承而来。由于当时的蓑衣产业极其火热,蓑衣的原材料——棕榈,也成了紧俏货,其价格节节攀升,从最初的几毛钱一斤,逐渐上涨到3元钱一斤。

    陈火国告诉记者,当时蓑衣没有集中出售,哪户人家要蓑衣,就买齐制衣的材料,请蓑衣师傅来家里做。制作蓑衣,不需任何机械设备,所有工序仅靠一些简单的工具和制衣师傅的一双巧手。蓑衣虽小,对制衣人来说却是个大工程,蓑衣师傅住在顾客的家中,每日要不停歇地工作十多个小时,吃住都在客人家里,即使这样大的工作量,一般也需五六天左右才能最终完工。

传统蓑衣制作很复杂

    蓑衣的价格也不是按单价,而是按照工时。蓑衣师傅工作一天,算做“一工”。除去吃住的开销,“一工”得6毛钱工钱。虽说钱按天数算,但蓑衣师傅一般都是很讲效率、讲诚信的,绝不会因为想要多赚工钱而故意拖延工时。那时,做蓑衣的人非常多,所以蓑衣师傅之间的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大家不仅要比手艺,还要比服务态度,比诚信度。如果工作不认真,或是手艺不精,很快就会被淘汰。

  陈火国告诉记者,蓑衣的制作是十分复杂的。一件蓑衣,大致可以分为上衣,下裙,披肩3部分。每个部分的编织技巧各不相同,其所用的工具和手法也都不同。

    陈火国向记者展示他制作蓑衣的工具——四根不同尺寸的钢针、一个棕锁、一个棕爪。

    制蓑衣,首先要做领口,领口部位需十多张棕片。用棕锁紧密缝制,做到致密圆滑,保证穿戴者穿着舒适。

    做好领口,就要进行定位。蓑面和蓑底用特制的编针穿引细线进行缝合。然后再以不同粗细的编针编制上衣、下裙和披肩,用棕爪理顺棕丝。其中,披肩是蓑衣最为重要的部分,两侧像鸟翼般展开,雨水落到蓑衣上,就会沿着披肩滑落,不会让人淋湿。

  所有部件完工,最后就要进行缝制,用线将胸、肩、下裙各个部分牢牢拼接起来,方为成品。

德清只有他一人在坚持

    陈火国说,随着新材料的出现,棕榈蓑衣早已被淘汰了。化纤质地的雨衣,已占领了市场,几乎无人再订制蓑衣了。即使如此,蓑衣在陈火国的心中,依旧占据着很重的分量。虽然蓑衣已经渐渐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它却依旧令人留恋。朝阳路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年轻时下地务农,就时常穿蓑衣。蓑衣有许多化纤雨衣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蓑衣是棕榈做的,纯天然材料,透气性极佳,穿在身上冬暖夏凉。而现在的雨衣,是密闭的,穿着很闷,很不舒服。且蓑衣结构精巧,穿在身上很轻便,可以自由活动身体,化纤雨衣则很笨重。

    陈火国说,从80年代开始,就基本没人再找他订做蓑衣了,为谋生计,此后他改做棕绷,但“席梦思”的出现,让棕绷也没有了生存的余地。现在,陈火国主要依靠制作棕榈的清洁用具和棕垫维持小店的经营。偶尔也有一些人,请他做尺寸很小的蓑衣,用作室内的装饰,每每接到这样的活,陈火国内心就有些激动,同时又有一份失落。

    陈火国说,现在他年纪大了,儿子多次劝他回家享福,但他一直拒绝。“这么多年一直做这个,习惯了,停不下来。”问及对这个行业的看法,陈火国长叹了一口气,他说,自己大半辈子都给了这个行当,看到它的没落,心中总有些不舍。“徒弟收过十多个,不是半途而废,便是半路转行。而今整个德清就只余下我一人在坚持这门手艺。我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大的盼头,只要还没有老眼昏花,就会把这行一直做下去。”

作者: 记者 宣言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