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民生
文字:   打印

从莫干临时中学到德清二中
www.dqnews.com.cn 2015-09-0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抗战流亡期间:
  莫干临时中学——武康战时中学——四县联中——武康县立补习中学——武康县立初级中学——武康简师
武康解放后:
  武康简师——武康初级中学——德清第二初级中学——千秋五七中学——德清第二中学

》》》》》》 第七站
武康简师  武康宋村关帝庙

    随着抗战胜利,武康简师的流亡办学之路结束了。1945年冬天,国民党武康县政府迁至武康宋石村石道地。

    1946年春,武康县立简易师范学校迁至武康宋村关帝庙。这是流亡办学的最后一站。武康简师从莫干山工部局,再到杨坟资福寺,又到武康宋村关帝庙,简师三易校址,沈义成随着这所学校分别到了三地就学。最后,他终于在武康宋村关帝庙学完了简师的全部课程。

    沈义成说,他毕业时,他的班里只剩下18个人。或许,这是德清二中校史上,毕业人数最少的一届学生。

    81岁的宋村村民朱长根曾在关帝庙念过初小。他小时候看到简师的学生都是大姑娘小伙子了,还记得校址设在关帝庙大殿西侧的平房内。

    按理说,打败了日军,流亡之路结束了,武康简师应该迎来新的发展时机。但是,接收了大量日伪资产的国民政府却没钱办教育。当时,国民政府在日降财产接收过程中政令不统一,缺乏集中管理,接收时各自为政,所接受的财产大多落入了国民政府系统单位和个人腰包,争抢财物和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极为严重。然而,真正需要用钱的地方却没有财力支撑。在县档案馆,记者找到1947年武康县参议会向省里打的一份报告,大意是要求停办武康简师,原因是经济极度困难,财政负担太重,入学人数也少。数年前浙江省主席黄绍竑提出的“战时教育第二,平时教育第一”的教育方针眼看将成为一句空话。

    1948年7月,蒋介石在莫干山召开金圆券会议,此后遍地皆是金圆券,导致整个社会陷入混乱之中。市场上钞票不少却买不到东西。97岁的杜承棋老人记得当时流传一个故事,三桥埠有个农户卖掉一头牛,由于物价飞涨,竟然只换来三根油条和一把雨伞。市场上甚至出现一百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老百姓对国民政府极度失望。

    简师向何处去?就在简师前程堪忧的时候,春天来了。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武康,武康县人民政府成立。从此,德清二中迎来真正的春天。

    解放后,武康县立简易师范学校由中共武康县委接管,并改名为“浙江省武康初级中学”。1949年夏天,武康初级中学开始招收武康县解放后的首批初中生。

    当时,家住上柏的张炜看到一张布告,布告上大致有这样的意思:武康初级中学首次招生,要求小学毕业或同等文化程度,读过五年小学的张炜参加考试后被学校录取,成为解放后进入武康初级中学的首批学生。

    今年已78岁的张炜回忆说,当时武康初级中学设在关帝庙,跟武康简师是同一所学校。一年级新生招的是初中班,而原简师的二年级和三年级仍按简师的教学要求办至毕业结束。

    1950年夏天,武康初级中学和武康简师共同搬迁至居仁街。至1951年夏,武康简师毕业班离校后,武康简师随之结束。

    从1944年设立武康简师至1950年结束,6年间,学校虽然经历了艰难的办学之路,但是把一大批有志青年培养成了国家和人民的有用之材。钟伟今、沈义成、唐景仁、邱敬华、沈汝源等都是从武康简师走出来的青年学生,他们先后走上了革命和建设道路。

    从1950年开始,武康初级中学变成纯粹的初中。但是,由于多年战乱,在武康初级中学就学的学生年龄差距极大,许多学生年龄很大了,读了一年或二年初中后,看到形势越来越好便急于回家团聚成家立业。张炜说,初一时班里大约有30名同学,初二读完时只剩下约10名同学了。此时,余杭、富阳、临安等初中学校遇到了相似的情况,于是,武康初级中学与余杭等初中互通有无,实施联合办学,张炜所在的初三年级被合并到了余杭初中,武康入学的他成了余杭(老余杭)的初中毕业生。而富阳、临安、余杭等地的初二学生合并到了武康初级中学就学。因此,德清二中在解放初有一批学生来自临安余杭等地。至1952年夏季招生时,武康初级中学的本县生源大增,学校快速发展。

    武康镇宋村村主任朱建明熟悉宋村的一草一木,目睹了宋村近几十年来的每一步变迁。他为记者找到了关帝庙的原址。在百合公寓与县实险学校足球场交界处的南侧偏东约二三百米之处,即是当年武康简师的准确位置。现在,这里已成科技新城的一角。

    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学校改名为“德清县第二初级中学”。文革期间,学校一度改名为“千秋公社五七中学”。1973年3月改名为“德清县第二中学”。2000年9月德清二中整体搬迁至武康千秋东街的现校址。

了解德清二中校史 怀有深深爱校情结

  在采访中,许多对德清二中校史有所了解的人士无不感慨万千。

  《黄郛与莫干山》的作者罗永昌在书中专门写到了莫干临时中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永昌说,他对德清二中的最大感受是:德清二中真是一所了不起的中学,这所学校经过78年的风风雨雨,能办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它在抗日的战火中诞生,有很多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里面,是一所值得研究的学校。

    曾在德清二中工作过14年的朱武对德清二中怀有深厚感情。朱武说,虽然早年德清二中的前身规模都较小,在日军炮火中屡次被逼关停,生存条件极其困难,但屡停屡开,办学精神始终不息,当时不少知名的精英人物在学校处境最困难的时候,成为学校的顶梁柱。像汪家訸等都起到过极其关键的作用。

  曾经是武康初级中学学生又为德清二中教师的德清资深教育工作者张炜说,抗战中的德清二中可谓多灾多难,但是正是这所历尽磨难、具有极强精神支柱的学校为德清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它在每一次困难袭来时,总是从容不迫,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表现出普通学校所没有的精神。

后记

    这是一所在抗战中诞生的学校。曾经在莫干小学就读的沈义成至今仍记得70余年前,校长郑性白对学生的肺腑之言:同学们,郑老师前段时间被穿便衣的日军抓去扇耳光坐牢房,失去了人身自由,这是我一生中受到的最大侮辱。这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年代。

    就在这灾难深重的时候,沈亦云、郑性白、张镜心等一批怀揣报国之心的知识分子,会聚莫干山,他们以赤诚之心,投身教育,让流离失所的孩子有学上、有饭吃,为国家和民族的重生出力。

这次采访,一路上,我们拜访了大约四五十位相关人士,他们都已至耄耋之年,身体尚好的,不一定知道当年学校的情况,了解情况的很多已难以表述。我们深感采访很难,更觉责任在肩。在与约二十位被采访者的交谈中,我们逐渐找到了有价值的信息,促成了本组报道的完成。

    沿着抗战时期流亡办学之路采访,我们发现,当年学校为了躲避日军的枪弹,走了常人不走的艰险道路。如果不借助于今天的交通工具,如果没有今天的道路条件,在随时遭遇日军枪炮的情况下,仅靠两条腿,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计算了采访所途经的里程,竟然也超过了一千华里。

    筏头后坞的村民告诉记者,当年,长辈们从后坞到武康,全靠步行,从后坞至庙前、马坞里到庾村,再从三桥埠到武康,翻山越岭,单程要花四到五个小时,一个来回要花一天时间。

我们用今天的物质条件已经很难理解当年的师生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在没有电灯、缺粮少衣,更在战火纷飞缺乏安全的条件下,只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们:日军终有一天要失败,中国军民一定会取得抗战胜利。

    从莫干山到后坞,从后坞到晓村,从晓村又到莫干山,再从莫干山到杨坟,最后从杨坟到宋村,抗战期间,德清二中的前身无论流亡在何处,都能在极其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创造性地进行教与学,仍达到了极好的办学效果。

    茹志娟的同学汪祖镕曾在德清二中向茹志娟女儿王安忆回忆起当年的物理课,声音与光的速度哪个更快?许多同学不理解,物理老师就以驻扎于三桥埠的日军向莫干山区开炮的事例进行解释,先看到了炮的火光,后听到炮声传来。这个事例让学生们久久难忘。

    没有宿舍,借助空余的寺庙,没有教室,自己搭建简易棚屋。在晓村,我们了解到这个小山村的户主几乎全部姓何,我们意外发现,这所学校,竟然并未利用何家祠堂,而是在何家祠堂旁边的一块空地自搭简易教室,至今,何氏家族仍对这所学校充满好感,念念不忘。

    看今天的德清二中,地处县城繁华之地,教学楼鳞次栉比,师生满脸阳光,教学环境和谐优雅。也许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德清二中初创时的那段坎坷历史。这次我们重拾记忆,向你多角度展示那段不该忘记的岁月。请记住过去,珍惜今天。

 

作者: 记者 宣宏 吴志豪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