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文字:   打印

美丽杭州——美丽中国的实践样本
www.dqnews.com.cn 2015-05-1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生态兴则文明兴。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两山”理论由此发端,引领中国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是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生态美,则中国美。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美丽中国”首次作为执政理念提出,成为中国建设五位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依据。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天蓝、地绿、水净,正是亿万百姓热切向往的美丽中国梦。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杭州工作汇报时指出:杭州山川秀美,生态建设基础不错。要加强保护,尤其是水环境的保护,使绿水青山常在。希望更加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杭州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

  美丽中国、建设样本——多么美好的词汇,是愿景,更是责任。历史由此赋予了杭州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这一神圣使命。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湿地……山水相融,诗画江南,天堂杭州之美,不仅仅铭刻在马可·波罗心中。如何把这一方山水保护好、传承好?如何让杭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盼生态、要生态”的迫切愿望?生态所思,责任所负,情怀所系。曾经,杭州实施“环境立市”政策,建设生态型城市,着力抓好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今,有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明确指导,有了“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的清晰目标,有了“美丽杭州”建设的主要抓手,杭州顺理成章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两美”浙江建设的领头雁。

  源于浙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体现了发展阶段论、生态系统论、敬畏自然论,体现了民生福祉论和综合治理论,在深度改变浙江、深刻影响中国的过程中,也让杭州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契机。“两山”理论,强力引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两山”理论,强力引领杭州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生态环境是杭州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争当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成为“美丽杭州”建设的高度共识。包含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美丽杭州”,内涵日渐清晰: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绿色低碳、宜居舒适、道法自然、幸福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由此融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这些年来,杭州全市上下谨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坚持环境立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前赴后继,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

  这些年来,杭州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这些年来,杭州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城市“四治”等重头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全市人民建设“美丽杭州”的信心和自觉。

  这些年来,杭州狠抓“三江两岸”综合整治,努力把“三江两岸”打造成了最美风景线,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了自然人文资源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这些年来,杭州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更加自觉地把“美丽杭州”目标落到实处,努力让全市人民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春花谢了又开,燕子去了又回。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美丽杭州”建设风雨兼程、接力向前。

  “美丽杭州”注重法制保障。2013年12月,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出台“杭改十条”,其中第八条专门讲述“围绕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一年后出台的“杭法十条”,又注入了完善地方环境法制体系和建立“四治”长效机制的重要内涵。

  “美丽杭州”注重科学规划。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突出市域规划统筹,强化区域规划衔接,强调“三区四线”底线思维,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更高起点上推进美丽杭州建设、率先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提供规划保障。

  “美丽杭州”注重制度创新。2013年下半年,杭州市委将淳安定为“美丽杭州”实验区,取消了对淳安县的GDP等多项经济指标考核,保护绿水青山成为第一政绩。淳安因水而名,因水而秀,绿水青山是淳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淳安喊出了“秀水富民”的口号,走出了一条“秀水”与“富民”共赢、具有鲜明淳安特色的新路。

  “美丽杭州”注重组合拳。以“一号工程”为着力点,着眼于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目标,突出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两个重点,坚持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两个“三位一体”,推进“两化融合”、“四化同步”,进一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美丽杭州”注重突破口。以打好“四治”攻坚战为突破口,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杭州市各级各部门咬定“四治”目标不放松,始终保持定力、敢于担当、蹄疾步稳,善用系统思维、底线思维,讲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把举措落到实处,一项一项地加以推进,务求实效,取信于民。

  “美丽杭州”注重社会治理。主动顺应从“管理”向“治理”转变这一导向,把着眼点放在促进社会参与上,把着力点放在激发社会活力上,把落脚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推动全市上下、各个层面、各界群众广泛参与“美丽杭州”建设。

  “美丽杭州”建设,是一个宏大乐章。杭州抓住每个乐章的主旋律:在“保”字上做文章,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在“减”字上做文章,减少环境污染,淘汰落后产能;在“治”字上做文章,突出抓好治水、治气、治废等;在“建”字上做文章,增加环境保护能力;在“管”字上做文章,加强环境执法和管理;在“用”字上做文章,实施综合循环利用;在“倡”字上做文章,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考”字上做文章,强化责任考核。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