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漫步德清 >> 漫步德清
文字:   打印

姚海民:从追梦人到筑梦人
www.dqnews.com.cn 2015-03-04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人物档案  姚海明 1977年8月出生,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人。现任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致力于仿生力学和材料的研究。1996年至2002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现航空航天学院)学习并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起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学习,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力学专家Huajian Gao教授,并于2006年获得斯图加特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布朗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姚海民的履历表上赫然写着“清华大学”、“美国布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海内外名校,光环之下的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科研的“普通学者”。“我一直没有跨出过象牙塔。”姚海民说,这是他喜爱的生活,乐此不疲。

  姚海民已经五六年没有在德清老家过年。这一次回家七天,他的时间都已被亲戚朋友的聚会排满。2月15日采访当天,他正和高中同学聚会,超过了采访约定的时间。一见面姚海民便表达了歉意:“我平时是绝对不会迟到的,这次是例外。和同学聚会时间过得太快。”仿佛回到高中时期的他,也陷入了回忆。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

  姚海民在学业上一直没让父母操过心,优异的成绩也一直是他成长中保有的小小自信心。在流行考中专然后户口可以农转非的上世纪90年代,姚海民却毅然选择读高中、考大学,“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1993年夏天,德清一中在各乡镇选拔尖子生组成了高一(1)班,姚海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在乡镇学校成绩优异的姚海民一开始有些不安,好胜的他怕成绩落后。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他努力用功,成绩名列前茅。这给姚海民带来了持续的自信心,高一时便确定的“清华梦”也更加真实可感。

  姚海民出身在德清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初中毕业,母亲未进过学校。从小父母对他的学业就是“放任自流”。 “父母对我最大的支持就是不管我,不是不闻不问,而是不干涉。”在提到从小到大的学习道路选择时,姚海民坦言,最感谢的人是父母,“我碰到了很好的父母。”
 

  1996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不知道考分的姚海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一栏填上了“清华大学”,“因为我相信我可以。”但中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差点让他的“清华梦”落空。就在姚海民焦急等待录取书的时候,一个来自省招生办的电话把他“吓得不轻”,招生办建议他自愿放弃清华。父亲当即决定要去杭州和招生办老师面谈。


  同行的还有时任德清一中副校长的王建民,“我真的很感激王老师。”姚海民反复强调。当时招生办并不让他们进门,恰巧清华招生办的两位老师出来,了解情况后向姚海民解释,是因为担心瘦小的他在重视体育的清华大学不适应,因此建议报考其他学校。“我当时年纪小,差点就被说服放弃清华。但我爸和王老师认为如果只是体育的问题,就坚持不改志愿。”

  关键问题上,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始终相信儿子的能力。最终,姚海民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8月份通知书来的那一天,他一如既往地平静,倒是父母开心得合不拢嘴。

“我始终认为,性格决定命运”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姚海民一直很明确,到研究生阶段,他的学习生涯一帆风顺。在清华大学读研时,姚海民便在心里播种下了“出国读博”的梦。家里并不富裕,但是留学考试包括GRE和托福费用一次就要一两千,是自己一年的学费,更是半年的生活费。
 

  2002年,姚海民利用自己的奖学金和省下的生活费参加了考试,并顺利拿到了这些美国留学的初步通行证,却在签证这一关上两次被拒。前一年美国的9·11悲剧使得大陆签证紧缩。“去签证的时候签证官都不会听你讲什么,一进去就直接开始埋头写拒签理由。”

  100美元一次且不断上涨的签证费让当时只是穷学生的姚海民放弃了拿到全额奖学金的美国大学,开始寻找其他机会。在网上查询新加坡、香港、德国等大学的资料后,姚海民发现业界有名的华人力学专家Huajian Gao教授正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Max-Planck金属材料研究所任职,他赶紧写邮件给Gao教授,最终获得了宝贵的电话面试机会,顺利通过并拿到全额奖学金。

  2003年1月,姚海民只身前往德国留学。

  经历了语言不通和租房难的困境,也曾因为使用研究所的微波炉加热中国食物味道大而被德国同事警告,诸如此类的排外偏见和文化差异让他知道了游子在外的不易。

  但这一切他没有对父母说过只言片语,独自克服。

  “我始终认为,性格决定命运。而我父母给予我的命运,就是我坚强独立的性格。”姚海民认为,当障碍难关都过去之后再回头看,这一切便成了对自我认同的快乐,“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不离故土就不会 明白什么是‘乡愁’”

  在提到父母时,姚海民用了“守望”一词,他的求学之路越走越远,父母也没有做过干涉,没有对他提过要求。他就像是一只高飞的鸟儿,父母一直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守护着他,让他毫无顾忌地越飞越高。


  有奖学金的支持,姚海民出国留学并没有给家里添加负担,但在大学毕业后还没能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还是让他深感内疚,甚至2007年因为负担不了上万元的来回机票而没见到奶奶最后一面成了他“生命中不小的遗憾”。

  实现了“留学梦”后,姚海民又有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当一名大学教授。为此,他博士毕业后又在美国做了几年博士后科研工作。2011年姚海民终于如愿以偿,成功竞聘到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从追梦人转身成了一名筑梦人,为莘莘学子筑梦、圆梦成了他现在的工作。

  “不离开故土就不会切身感受到什么是‘乡愁’。”花了7年时间绕了大半个地球的姚海民这一次回家,发现故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沈家墩村里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河水和空气也比以前干净了不少,当然离儿时“青山绿水”的记忆还有差距。“希望家乡天更蓝、水更清、政更通、人更和。”姚博士道出了自己对家乡的期许,他说这也是他的另一个“梦”。

作者: 记者 陆晨晖 特约记者 宋小莉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