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五水共治 >>
文字:   打印

许家墩港:昔日“猪粪池” 今成样板河——“三河”换新貌系列报道之三
www.dqnews.com.cn 2014-12-1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这片绿油油的土地上原来全是猪棚

  说起许家墩港,这里的村民闭着眼睛也能忆起它那清澈的往昔岁月,这里承载着他们太多儿时的美好记忆。
  有多少人曾在这河滩边洗过衣裳,又有多少人在这条蜿蜒的内河里游过泳……曾几何时,这些美好只能用来怀念,许家墩港成了人们掩鼻绕道而行的“猪粪池”。
  而如今,河道淤泥清除了,河水变清了。村民们骄傲地说,通过生猪养殖整治,情况已然改变,许家墩港早已翻开了新的篇章。
前后二十年  细数河水大变样
  在德清的生猪养殖版图上,乾元镇的规模要达到1/3。而在乾元,卫星村则是著名的养猪大村。“全村719户村民,有252户生猪养殖户。可以说每3户人家中就有一户养猪的。”卫星村村主任朱超英说,生猪存栏量最高时达到4.8万头。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卫星村养猪业是从农户散养到规模养殖经历了近二十年。规模扩大了,但对污水处理上仍延续着以前粗放的模式,任由猪粪流淌的情况随处可见。许家墩组的村民许根华说,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许家墩港成了名副其实的“猪粪港”。到了枯水季节,淤泥散发着臭味。人们经过河边总是捂着鼻子,行色匆匆。
  改变大约在最近的这两年里。河道清了淤,猪棚拆了,河水慢慢地恢复了记忆中的样子。“这么多年的污染彻底解决了,如今这河水太让人满意了。”许根华说,许家墩港的改变,让他深深感受到了政府治水的决心。
医治“猪粪港”  镇村下足大工夫
  “许家墩港的黑臭主要是生猪养殖污染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治水刻不容缓,所以我们在关停猪棚的同时,立即组织人力对许家墩港进行清淤整治。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仍有不少养殖户在直排污水。”乾元镇治水办工作人员道出治理过程中的无奈,“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原则,成了“不管谁污染,最后都是政府买单”。
  污染治理,治理污染,日子在反复中前行。直至猪棚全部关停,许家墩港清淤一共清了三次,可以说耗费了一定的人力、财力。“严格地说,是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
  如今我县对于生猪养殖有了严格的要求。保留的牧场,要按照“两分离、三配套、零排放”的要求,完善配套治污设施;病死猪实行无害化处理流程,实施病死猪登记制度,采用集中收集、深埋、无害化处理窖等方式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户还要签订承诺书……
  卫星村252户养殖户保留了4户。徐金松是其中之一,目前规模为1400多头存栏。他与当地的绿化苗木公司签订了协议,经过处理的沼液会运送到苗木基地用于浇灌。
  猪棚拆除后留下来的空地怎么办?勤劳的卫星村村民们显然有他们的办法。记者看到空地上经过开垦,种上了大蒜、青菜等蔬菜。一大片整整齐齐的,满是收获的喜悦。
  水生植物、帮岸砌石等景观让许家墩港从“猪粪港”变成了村里的样板河。沿岸干净整洁,绿树成荫,住在河边的村民们都找回了久违的舒心。

作者: 记者 虞高岚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