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文字:   打印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www.dqnews.com.cn 2014-12-0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陕西省汉水之滨的汉中地区,跨越洋县和城固县,其主体在洋县境内。于1983年建立,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754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濒危珍禽及其生境。 1988年中国政府林业部与日本政府环境厅订立了《中日共同保护研究及其栖息地》合作项目,200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2005年7月经国务院办批准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朱鹮的分布范围

  世界

  朱鹮是稀世珍禽,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冬水田数量的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森林减少和人为干扰等原因,使得朱鹮对变化了的环境难以适应,其数量急剧减少。二十年代人们认为日本的朱鹮已不存在,但后来又发现少量残存于佐渡和能登半岛的个体。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0年在东京召开的第十二次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67年韩国政府也将朱鹮定为“198号天然纪念物”。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境内朱鹮绝迹??最后一只朱鹮阿金去世,日本朱鹮灭绝。可是不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好几只。现在,成群的朱鹮在陕西省洋县快乐地生活着。

  中国

  在中国,朱鹮曾经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上海、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朱鹮的数量也开始急剧下降。认为朱鹮已经在中国绝灭。

  1978年,一份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报告里说被称为“吉祥之鸟”和东方宝石的朱鹮已陷入灭绝的境地。日本的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经死去,动物园里饲养的六只已经失去了繁殖能力。中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中国的生存情况,中国科学院一支科考队在全国范围内对朱鹮及其可能存在的地区开展专项调查。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考察队行程5万多公里,踏遍了黑龙江、陕西、甘肃等16个省的260多个朱鹮历史分布点,最后终于在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而宣告在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

  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中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目前,朱鹮已近2000只。

 

走进陕西洋县 探访“朱鹮之乡”的别样风采

       在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秦岭以南,有一处美丽的地方。那里,春天遍地是黄灿灿的油菜花;那里,生长着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那里,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秦岭四宝”同栖一处;那里,就是“朱鹮之乡”——陕西汉中洋县。


       汉上明珠


       洋县,古为“洋州”,地处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自西而东横贯其中,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历来被称为“汉上明珠”。


       洋县域内地貌多样,以汉江为界向南、北呈阶梯式上升,最高处是秦岭主峰太白山东南的昏人坪,海拔3071米,最低处为黄金峡镇的白沙渡村,海拔389.7米。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2~14度,降水量800~1000毫米,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


       洋县境内物华天宝,资源丰饶。现已探明矿产16种,非金属矿点7处,其中钒钛磁铁矿、电气石、铜矿、石灰石、999硅石英石、膨润土等矿藏已列入《陕西矿产储量表》,石墨储量2300万吨,居陕西省首位,电气石资源储量达66.6万吨,属亚洲第一大矿,开发潜力巨大。水能蕴藏量36.64万千瓦。出产厚朴、枣皮、黄芩等中药材469种,被称为天然药库,是陕西省中药材基地县;米中“三珍”和五彩米闻名全国。


       朱鹮之乡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地处汉中盆地的洋县成为北方物种和南方物种的混杂生存地。这里风景如画,雄奇奔放的北方山脉与清丽秀雅的南方峰峦并肩站立,形成罕见的“生物资源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


       洋县境内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动物53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2级保护动物62种,有321种树木,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基因库。


       洋县内建有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珍禽“东方宝石”朱鹮的唯一野生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种源地。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秦岭四宝”同栖一处,全国罕见。


       文化底蕴丰厚


       历代文人墨客多在洋县驻足,杜甫、白居易、韦庄、苏轼、文同等名士均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和千古佳话。


       成语“胸有成竹”便出自北宋苏轼描述时任洋州知州文同画竹的文章《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文同赏竹画竹之处,就在古洋州十二景之一“筼筜秀竹”的筼筜谷。


       城东10公里的龙亭镇,有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发明者、汉龙亭侯蔡伦的封地和葬地,如今这里还保存着始建于东汉,重建于明代的蔡伦墓祠和当代拓建的蔡伦纸史博物馆。


       此外,闻名遐迩的唐代开元舍利塔、元代良马寺觉皇殿、明代智果寺藏经楼等文物古迹尚存。


       陕西旅游发展重点县之一


       洋县是陕西44个旅游发展重点县之一,也是汉中市实施“146旅游工程”重点发展区域。


       洋县旅游资源涵盖山水风光、瀑布奇观、原始森林、冰川遗迹、“秦岭四宝”、历史文化、宗教寺庙遗址等8个大类、23个亚类、8个基本类型。尤以生态、人文、红色三大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华阳古镇、秦岭生态、朱鹮观赏、蔡伦纸文化四大旅游品牌初具规模,华阳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是人们观光览胜、休闲度假、澄澈心灵、放飞梦想的天赐福地。


       大力发展有机产业


       1981年朱鹮的发现,使得洋县在朱鹮保护区内全面禁止使用农药;1990年,洋县将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到全县30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为了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洋县提出了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产业的战略,着力发展有机产业。


       截至目前,洋县政府累计为14户企业落实资金1462.4万元,扶持朱鹮黑米酒业、双亚粮油等一批有机生产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县共认证有机或有机转换产品13大类55种8.17万亩,发展有机产品加工企业19户。

       2013年全年,洋县实现生产总值85.05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2.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12元,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6618元,增长15%。其中,实现有机产业收入20156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755元,同比增长17.8%。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