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前 语
从2008年陆续引进朱鹮培育,到今天数量达到146只;2009年4月第一只德清籍朱鹮宝宝破壳而出,从人工孵化到自然孵化;10只“华侨”朱鹮从东瀛移居到下渚湖……国宝朱鹮在德清逐渐壮大成群。
11月12日,33只经过精心培育、野化训练的朱鹮“精英”将放飞野外,走上回归自然之路。其实,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并不是朱鹮们的家,只是它们的一个驿站,大自然才是它们真正的家。据记载,五十多年前朱鹮曾在浙江一带生存,德清下渚湖湿地可能就是它们的家园之一。
为什么要将国宝级的朱鹮放飞?放飞的朱鹮怎么样?读者会对放飞后朱鹮的生活有不少疑问。从今天起,本版推出《德清国宝朱鹮的回“家”之路》系列报道。我们的记者将为你探营下渚湖朱鹮培育基地;见证放飞的珍贵时刻,绘制朱鹮在德清的成长年谱;放飞次日,将在湿地继续追踪朱鹮的美丽身影以及它们的生存情况……
欢迎读者互动,如果你在野外田间邂逅自然精灵朱鹮并有话说,请拨打新闻8889090,报料有奖;也可以与《德清新闻网》微信公众号进行吐槽。
再过几天,11月12日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将迎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基地的33只朱鹮将放飞野外,走上回“家”之路,应该说,它们是首批“肩负重任”的勇士。
1981年,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的消息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在此之前,动物专家普遍认为全世界的野生朱鹮已经灭绝。2008年,我县引进10只朱鹮,启动“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项目。历时6年的繁育,朱鹮数量已达146只。9月1日,德清朱鹮野化放飞技术方案经过专家审定,同意放飞。
五十多年前,在浙江及下渚湖均有野生朱鹮分布,由于环境的改变,朱鹮逐渐在江南一带消失。此次朱鹮的野外放飞,标志着朱鹮浙江种群重建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我国生态保护史,以及国际生态保护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为使此次野外放飞获得成功,9月11日,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员从146只朱鹮中,精心挑选出了33只体格优秀的朱鹮移居至新建的大型野化笼舍进行野化训练。
野化训练的进展情况如何?记者来到了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只见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忙着驱赶朱鹮。“平常游客靠近朱鹮,我们总要提醒他们不要惊扰它们。”基地饲养员老许说,“现在我们只能自己下下狠心,让它们不得“安生”。”
人工繁育的朱鹮要回归自然必须经过适应性训练。用基地负责人俞建昌的话来讲,这里的朱鹮已经适应了“饭来张口”的饲养环境,加之一直生活在狭窄的笼舍中,捕食、飞行和防卫能力都较弱。如果不加以适应性训练,在野外是难以生存的。
为锻炼朱鹮的飞行能力,饲养员每日早8点、10点及下午2点、4点,都会对停在栖息架上的朱鹮进行驱赶,迫使朱鹮在笼舍内进行飞行锻炼。饲养员老许高兴地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定时飞行锻炼,朱鹮们的体质明显增强了不少,最初它们在笼舍里飞不了一两分钟就会停下来歇息,现在飞行时间明显延长。有几只朱鹮似乎是喜欢上了飞行的感觉,即使累得张嘴喘气也不轻易落地。一些体格好的已能持续飞行五六分钟,训练的效果十分显著。
为训练朱鹮的自主捕食能力,饲养员减少了盆装食物,将活蹦乱跳的泥鳅投入野化笼舍内的生态大水塘中,意在模仿自然环境,让朱鹮自主捕食。事实证明,这一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对于盆中取食,朱鹮们更喜欢到水塘中自由捕食。笼舍的监控视频显示,朱鹮每天天刚亮就会争相进入水塘,它们不但能够轻松捉到人工投放的泥鳅,还会主动捕食自然滋生的小蛙和昆虫。
促使朱鹮延长飞行时间和自主捕食,就是野化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朱鹮野外生存能力的关键,如今有了良好的训练效果,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员都兴奋不已。
目前朱鹮野化训练工作进展顺利,33只朱鹮已经基本具备了野外生存能力,这几天将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增强它们的野外生存能力。基地负责人俞建昌表示,这批朱鹮将成为我们基地的首批“探路者”,我们衷心祝愿它们一路顺风,自由翱翔在青山绿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