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II类水以上占比同比增加6.25%,劣V类水占比同比减少18.75%
● 34条监测河流中,已有25条河流水质标准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全面推进,10月中旬传来捷报。省环保厅对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的考核中,德清县今年1至9月的水质考核结果为优秀。
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之下,通过关闭矿山、治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关停生猪养殖场等一系列举措,今年我县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趋势,III类水以上占比比去年同期增加6.25个百分点,而劣V类水占比比去年同期减少18.75个百分点。
在全县34条监测河流中,已有25条河流的水质标准得到明显提高,有6条河流原来是 Ⅳ类水,经过治理后水质标准提高到了III类水,有8条河流原来是劣V类水,经过治理后水质标准提高到了Ⅳ—Ⅴ类水。
“这些III类水就可以作为渔业用水,挺干净了。I类水的标准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之类的。II类水是对生活饮用水的标准,像自来水厂就是这样的要求。IV类水就只能在工业上或者一些景观使用,不能直接和人接触。而V类水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对于这几类水的区别,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朱征豪这样介绍。
每月初,环保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就会前往全县的各个水质监测点,采集水样并带回武康的实验室进行样本分析,每月中旬完成数据统计和分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是水质监测的主要项目,从这三个指数就基本能判断出河流污染源是工业、农业还是生活污水。如果有数据异常的情况,监测站就会及时向环保局提交分析报告,然后再进行复查,防止出现误差。
晚村(德清东部,与桐乡交界)是列入考核范围内八个交接断面中的一个出境断面,由于上游来水及沿河的工业和农业污染严重,河水浑浊,呈暗黑色。今年,开始沿河进行工业污水治理,也关停了生猪养殖场,现在的晚村河水清澈了许多,1~9月的平均水质已达到IV类水标准,8、9、10三个月的单月水质更是达到了III类水标准,变化十分明显。
朱征豪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开始,配合“五水共治”,环保监测站加大了对污染源的监测力度,增设优化全县河道监测点位66个,实行乡镇交接断面考核,在县域主要进出河道共设53个监测考核断面。这一张监测大网把全县河流水质情况尽数包罗,每个月各个监测点的数据都会汇总到朱站长面前,他坦言:“现在看着数值向好的方面在慢慢变化,我们也很高兴,说明河流治理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