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花开满园香。近日,由《光明日报》社独家举办的“公民道德建设‘德清现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等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县领导张林华、张东和也应邀参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林华在会上作主旨演讲,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德清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专家们围绕我县道德建设的实践,畅谈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探讨公民道德建设“德清现象”的推广价值。
多年来,我县坚持“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理念,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德清现象”,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道德高地”。民间设立了39个道德奖项,普通人自掏腰包奖励身边的道德人物,受奖人数近6000人,涌现了一批令人信服的民间英雄。政府对此大力支持,规范引导,专门成立了民间设奖协会。我县还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展示道德人物事迹的公民道德教育馆,同时,打造了诚信农产品工程、现代大型越剧《德清嫂》等一批合民意、得民心的道德建设品牌,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
《光明日报》社对我县公民道德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9月2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以《浙江德清:道德遵守成就大美人生》为题,全方位报道了我县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此之前,还对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年轻医疗队先进事迹进行了连续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好的反响。《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说,在一年时间内,对一个县进行如此规模的密集报道,这在《光明日报》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也充分说明德清公民道德建设成就突出。
会上,专家学者对我县公民道德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德清现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社会的生动呈现。”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教授戴焰军说,德清不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到老百姓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培育和践行的途径和方法上也有创新,如民间设奖、建立公民道德教育馆、排演道德大戏《德清嫂》,使得很多人都能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从而更加激发人们践行道德的积极性。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德清道德建设的经验贵在发挥了公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民间设奖,既体现了设奖人的道德情怀,评选出的大批获奖者也代表了当地群众的道德境界,最重要的是,激发了社会参与道德建设的活力。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何建明道出了道德环境改善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效果的积极作用。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从道德建设的特殊要求方面,阐明了德清推动公民道德自治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夏春涛认为,公民道德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只有每个公民的道德水平提高了,全社会道德建设方能蔚然成风。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陈文军结合德清道德建设的特点,对德清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