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文字:   打印

现代越剧《德清嫂》:一出诞生于道德高地的感人之作
www.dqnews.com.cn 2014-07-24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明星班”演出剧照

“明星班”演出剧照

“明星班”演出剧照

“草根班”演出剧照

“草根班”演出剧照

《德清嫂》是怎样炼成的

剧作背景

2012年7月8日,由中共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委宣传部、德清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杭州越剧院联合原创出品的现代越剧《德清嫂》首次亮相;同年8月18日,《德清嫂》首创戏剧联合演出模式——“草根班”拉开下乡巡演的序幕,至今基层演出已超百场;同年9月18日,《德清嫂》登上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随后,文化部专门就此剧召开艺术研讨会,热议“《德清嫂》现象”,现任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研讨会,并对该剧给予充分肯定;同年10月4日,《德清嫂》作为浙江省迎十八大剧目被搬上省人民大会堂的舞台。

2014年4月19日,德清县筏头乡东沈村,《德清嫂》基层演出超百场归乡庆演反响热烈。次日,来自北京的专家学者再一次对这部现代越剧进行座谈讨论。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是一部“扬正气、接地气”的现代戏。

产生土壤

德清是“孟郊故里”和“游子文化”的发源地,地域文明和精神传承代代延伸,具备深厚的道德基础。近年来,德清县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包括建成全国首个公民道德教育馆;建设遍布全县各乡村的“和美乡风馆”;由民间设立的38个“草根”奖项,奖出“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社会新风;3000多位先进典型、12支义工队伍、2万多名志愿者和人数众多的“文明五心”好公民,联合构成了一座道德文明的“金字塔”。

《德清嫂》正是在这样“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道德土壤中孕育产生。该剧以德清县道德文化为题材,以勇救21名落水者的钱素春、替夫还债10年的蒋引娣、捐肾救夫的封丽娟等本土道德模范为原型,通过艺术化的设计对道德群像进行了集聚刻画,将一个朴素本色、无私奉献的当代农家慈母形象惟妙惟肖地搬上了舞台。

创新机制

《德清嫂》由中共德清县委宣传部、德清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杭州越剧院联合出品,“两地三方”的合作是一次探索,也是一个契机,更形成了模式。

该剧除了邀请国家一级编剧、杭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包朝赞担任编剧,拥有强大的编演团队、精致的舞美灯光制作外,还首创了由“草根班”和“明星班”双套班底组成的运作模式。杭州越剧院3位梅花奖得主,以国家级越剧表演艺术家的身份领衔“明星班”,负责在各大城市剧院的重大演出任务;由德清本地文化志愿者组成的“草根班”,则结合“文化走亲”“道德结亲”的形式,在县内外的乡村大舞台上开展基层巡演。

正是这种双套班底的演出模式,让“明星班”的演员深入基层,接了地气,“草根班”演员得到明星们的言传身教,提高了艺术水平。两个班底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受益,使这部戏既上得了城市大剧院,也下得了乡村小舞台。同时,3位梅花奖得主齐聚《德清嫂》,以“明星班”带出“草根班”,借助专业团体的范式,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本地的民营剧团资源,把文化引进来的同时,更把文化留了下来。它反映了一种可复制的文化自觉,为将来有更多的基层文化资源以类似模式被挖掘出来并得以弘扬,进行了探索实践。

效应延伸

公民道德建设不是空洞的说教,关键要让讲道德成为人们的习惯和态度,内化成一种自觉。越剧《德清嫂》带来的震撼与感动,标志着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由此,“德清嫂”产生的品牌效应在县内外也不断扩大延伸。包含寻找美丽德清嫂、宣传美丽德清嫂、学做美丽德清嫂的“学德清嫂、做德清嫂”的主题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德清优质农产品统一用上了“德清嫂”的品牌标识,购买“德清嫂”牌农产品消费者更放心;“德清嫂唱交规”“德清嫂唱平安”“德清嫂唱治水”在全县巡演30多场,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知识的普及和正能量的传递。

典型事迹

钱素春:1953年2月出生在兰溪一个叫船码头的地方,后在德清结婚成家。从小在兰江边长大的钱素春,熟识水性。从9岁开始,在之后的30多年里,钱素春先后奋不顾身救起21条生命。

2002年,钱素春开始义务献血直至55岁限制献血年龄。2006年,钱素春设立了“热心好市民奖”,并积极参与社区义工活动。2010年9月28日,她又开通了“钱大姐帮忙热线”(2013年,更名为“德清嫂帮忙热线”),帮助调解邻里纠纷、夫妻矛盾。2010年10月,钱素春在说服了家人后,成为德清首位全身器官捐献志愿者。

2005年8月,钱素春被中央电视台授予“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奖”;2007年9月,荣获全国第一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年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最美女性。

蒋引娣:德清县武康镇塔山村人,今年57岁,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10年前,蒋引娣打理一家小糕点作坊,还在武康镇千秋街开了家副食品店铺,生意红火。1996年,在朋友劝说下,蒋引娣家人又开了一家大型的副食品批发部,但短短一年多时间,批发部亏损严重,欠下了24万余元债务,这让蒋引娣一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自那时起,她把每一笔借款都牢牢铭记于心,用10年时间辛勤操劳,还清了全部债务。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蒋引娣知道,自己困难的时候,曾有很多好心人帮助过她,债务还清了,自己也想尽一份力做点好事帮助别人,回报社会。现在,蒋引娣经营着一家小卖部,还到一家企业食堂工作,每月有800元的工资收入。蒋引娣每个月将一半的工资节省下来放到银行里存起来,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蒋引娣先后被评为“感动湖州——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和“感动德清十大女性”。

专家热议《德清嫂》

姚欣(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

《德清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它既注重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又注重作品的传奇性,更克服了现代戏的弱势,以强大的阵容来充分体现宣传品的艺术属性。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任何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和发展,需要法制和道德,两者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清重视道德建设,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国少见,值得尊敬。

康式昭(戏剧理论家):

《德清嫂》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当今道德滑坡、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呼唤民族的美德;第二,该剧有强大的演出阵容,剧场效果非常好;第三,有开创性的运作机制,将杭越的表演强项与德清县的题材强项进行强强联合,在表演上以专业剧团带动业余剧团,为戏剧的编演提供了新的经验;第四,这部戏创造的模式有相当程度上的普遍意义和未来价值。

黄在敏(中国导演家协会主席):

《德清嫂》以杭州越剧院三大梅花奖获得者领衔主演,展示了一台美文、美景、美乐、美人和弘扬美德的大戏。《德清嫂》以越剧形式呈现,在文化、戏剧和剧种的意义上不断穿越历史、超越自己、跨越时代。这部戏是一场道德和伦理的大戏,它彰显的平民意识和平民道德,值得充分肯定。

季国平(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德清嫂》这部戏每一次看都令人感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越剧来演普通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是这部戏最大的特点。现代戏最核心的是艺术的真实性问题,《德清嫂》以本土道德人物、道德故事为原型,由编演团队将它精彩地呈现于舞台,让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故事原型更集中、更典型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以其真实令人感动。

近年来,戏剧越来越展现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以及生动的艺术力量和道德力量,《德清嫂》就是证明。《德清嫂》的创作和演出经历,包括产生的社会影响,都具有典型意义。

赓续华(《中国戏剧》主编):

《德清嫂》是一部艺术含量很高的宣传剧目。鲁迅说过:“所有的艺术都是宣传品,但不是所有的宣传品都是艺术。”只要艺术有力量、能感染人,就是好的宣传品。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道德的力量。《德清嫂》反映了不计功利、风清气正、人心向上的精神,完成了一次从道德向道义、情感的华丽转身,非常动人。此外,“明星班”“草根班”同演一出戏,实现优势互补,是在弘扬一种新的形式,这个创举应当重视。

王蕴明(戏剧评论家):

《德清嫂》是当前戏曲舞台上又一出优秀现代戏。一是它解决了现代题材在传统艺术样式中内容和形式的矛盾问题。到目前为止,女子演现代戏成功的范例很少,《德清嫂》正是一部现代戏的佳例。

二是这部戏的思想内容结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讲“忠信”“仁义”“孝悌”,虽有封建性的糟粕,但其主体仍然可以往现代性转化,成为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现代精神文明,《德清嫂》的题材立意体现了这一点。

三是这部戏开拓了新的领域、新的路径。专业与业余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结合,雅与俗相结合。杭越是当前院团改革的典范,“杭越现象”值得很好地研究。

黎继德(《剧本》主编):

《德清嫂》选择了传统道德中“母爱”这个永恒的主题为切入点,延伸至其他的道德主题。同时,以感化而不是说教的方式去演绎这个主题,情节是在人物情感的渲染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很有人性色彩,这是该剧最闪光的地方。此外,在舞台布置方面,多媒体的运用、光的运用、水的运用与人物的情感世界紧密联系,并体现了德清的“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做得很好。

周育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德清嫂》叙述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而又通俗易懂的故事。现代社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物欲横流,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的焦虑,他们呼唤要重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德清嫂》就以戏剧的形式很好地回应了这一个时代的呼唤。从舞台呈现看,《德清嫂》的音乐、舞美设计、演员表演等既尊重了传统,又有所创新。比如戏中人物金兰,有一段《娘之歌》,在听到这一段传统的唱腔时,观众感到非常亲切。德清嫂“20年”那一段唱腔,也回归传统,充分发挥了越剧的优势,但又有所创新,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姜志涛(《中国戏剧》原副主编):

《德清嫂》的人物关系富有戏剧性,故事情节极具传奇性,主题立意突显深刻性,表现手段具有传统性,现代女子越剧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德清嫂》能达到这个程度相当不容易。这个戏不仅能以曲折的情节抓住观众,更可贵的是能引起观众的思考与感悟,因此我要向德清县致敬,作为百强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这种文化自觉非常好。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普及、提高”,我想《德清嫂》是真正实践了“普及、提高”的作用。

林毓熙(戏剧专家):

《德清嫂》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以生命谱写至真至纯至爱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让我们在得到审美愉悦同时,心灵也有所净化。“德清嫂”的小人物与大境界,以及她身上诚信、平和、善良、宽容、忍让等民族性格,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现。可以说,《德清嫂》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在舞美总体设计上,导演独具匠心,呈现了总体的美——美好的形象、美好的心理、美好和谐的环境;在意境的营造上,涓涓流水,贯穿始终,情感的浓郁,接近生活。

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我认为,《德清嫂》本身就是社会和文化的一种“德清现象”。我们现在很多戏似乎和民众生活离得很远,艺术团体越来越追求艺术的高端,越来越追求现代化和市场化。《德清嫂》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戏要获得社会的认可、群众的喜欢,最重要的是题材、情感、主题等能够真正接地气,戏剧的生命力和表达的内容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德清嫂》这部戏很朴素,但它通过最普通的主人公表现出了最美的人性和最高尚的人格。总之,《德清嫂》是一部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品,它令我潸然泪下,又令我高声喝彩。

薛若琳(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德清嫂》“明星班”和“草根班”两个班底的运作模式是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壮举,将来我们编写现代中国戏剧史的时候,我想这个事情一定会落下重重的一笔。此外,这出戏接地气,题材取之于本土,有深厚的、扎实的生活基础;接天气,时代感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迎合了时代的需求;接人气,受广大群众欢迎,所以这的确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戏。

李春喜(中国剧协编剧、戏剧评论家):

《德清嫂》超百场演出有力地证明了好的、以现实英模为原型的戏剧照样可以得到广大观众的真心喜爱。《德清嫂》的创作和演出既立足于生活,又尊重了艺术的规律,从而产生了真实感人的力量,让“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道德文化真正唤起了观众内心的善良、良知。

双班结合的创作模式促进了这部戏更好地走进观众。“明星班”和“草根班”联合制作、共同排练、同步巡演,这样的演出保证了宣传和艺术的有效结合,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为民间越剧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提高自身艺术水平的机会。

现代越剧《德清嫂》巡演路线图

●“明星班” ●“草根班”

● 2012年7月8日 德清县会展中心首演

● 2012年8月18日 德清县筏头乡东沈村首演

● 2012年8月21日 德清县武康镇下柏村

● 2012年9月16日 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

● 2012年9月18日 国家大剧院首演

● 2012年10月4日 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浙江省喜迎十八大优秀剧目展演”

● 2012年10月9日 德清县三合乡防风祠

● 2012年10月30日 杭州红星剧院“庆祝十八大杭州市新剧目汇演”

● 2012年11月23日 德清县乾元镇明星村

● 2012年11月26日 浙江胜利剧院“全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展演”

● 2013年1月25日 德清县钟管镇戈亭村

● 2013年2月27日 德清县禹越镇夏东村

● 2013年3月20日 德清县新市镇水北村

● 2013年4月12日 德清县经济开发区郭肇村

● 2013年5月1日 德清县莫干山镇何村村

● 2013年6月22日 德清县雷甸镇洋北村

● 2013年7月2日 德清县新安镇舍北村

● 2013年8月28日 德清县新安镇百富兜村

● 2013年9月18日 江苏省吴江市“文化走亲”

● 2013年10月17日 吴兴区埭溪镇“文化走亲”

● 2013年10月26日 长兴县“文化走亲”

● 2013年10月30日 安吉县“文化走亲”

● 2013年11月15日 杭州艺苑“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决赛)”

● 2013年12月21日 南浔区“文化走亲”

● 2014年4月19日 德清县筏头乡东沈村“《德清嫂》超百场纪念演出”

“明星班”共计演出9场 “草根班”共计演出104场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