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城乡体制改革 >>
文字:   打印

聚焦“半年红”系列报道之六:城乡统筹发展走新路
www.dqnews.com.cn 2014-07-16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上半年,德清城乡统筹发展翻开了新篇章。8大领域改革,23项改革任务,110个具体改革项目,城乡体制改革号角响彻全县上下。

  宅基地跨村置换、城乡环卫“一把扫帚扫到底”管理机制、宅基地用益物权和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深化闭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移动终端采集新居民信息……多项工作实现“破冰”,改革之势风起云涌,给百姓生活也带来了大变化。

“沉睡”的农村资产活了

  刚搬进新房的村民叶红喜觉得遇上了好时代,“没想到,这辈子还能造起这么好的房子。”他说,自己和妻子都有固定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如今自家的土地“值钱”了,5亩地不再是“鸡肋”,流转后能收取4000多元租金,每年还能拿村里分红。

  目前,我县的农村土地(林地)、集体经济股权确权率均达到了100%,农村宅基地确权率达到了80%,农村土地流转平均价格达到850元/亩/年,西部山区农房出租价格每年每户从2009年的3000元提高到了30000元,量化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后,平均每名农户年终分红由100多元至10000多元不等,带动了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前不久,东衡村的陆建伟,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二楼的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窗口,用鱼塘土地承包合同办理“一证贷款”的签约手续后,随即获得了农商银行的50万元贷款。农村产权实现交易,为农民们创业、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县已完成林地承包权抵押贷款43户,共贷款5262万元,涉林贷款1.4亿元,农房抵押3户,融资85万元。

家门口享受好服务

  在开发区郭肇村,村民沈雪珍步行5分钟就能到村卫生站,自己或家人身体不适她都会到这儿咨询一下,“可别小看卫生站,医生水平蛮高的,还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保险!”

  “不再区分户籍身份,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从缴费到服务‘一碗水端平’待遇。”县劳动局社保中心副主任姚水龙说,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县“城居医保”与“新农合”并轨运行。并轨后的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750元,对参保的农民来说,缴费没有增加,但报销额度却可以比‘新农合’时提高5到7个百分点。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基本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要求的293个县(市、区)名单,德清榜上有名。乾元中心小学改建的教学楼窗明几净,实物投影、电脑机房、理化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跟城里的孩子一样,这里的孩子享受着县城学校同等的师资、食宿、校车接送等教育资源。”校长杨丽红说。

  此外,在城乡的公共设施、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德清的公共服务正在全面覆盖。

资源效益不断放大

  在绿荫如海、修竹成林的莫干山,一批被称为“洋家乐”的民宿陆续兴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慢时光”就是其中一家,今年刚开始运行,原来的旧村委大楼焕然一新,成了颇具特色的乡村旅店,房子周边的林地也被“征用”,打造了风车园、沙滩排球场、羽毛球场等配套休闲娱乐场所。“慢时光”还向周边村民采购土特产、水果,供客人享用,也会组织客人到农户种植园采摘。“这片村集体土地盘活了。”仙潭村党总支书记汪群英感慨地说。

  “吃住在农家”成了不错的生意,在后坞村长大的翁云从来没想到,在家门口的“旧房子”招待游客竟成了自己的工作,他成了民宿“隐居莫干”的“管家”。后坞村的农家乐里,绝大多数都是像翁云一样的当地村民在掌勺、管理。

  这样的好事还发生在武康镇五四村,该村2600亩土地承接了亿丰花卉、浙江农林大学教学研一体实验基地、荣泽葡萄等七大农业项目,不仅让昔日低头耕作的村民从农活中“抽”出身,还让他们每年拿到相应的土地租金、收益分红,甚至工资收入。

  “农村就该有农村的样子。”县农业局副局长周晖说,以前对统筹城乡一体化有理解上的误区,以为统筹就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布局,“农村还是农村,但是是漂亮的农村、干净的农村、富裕的农村。”

  这些变化相比给农民带来的收益,盘活后的农村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资源效益在无形中被放得更大。

作者: 记者 程昊 通讯员 李济林 沈晨虹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