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文字:   打印

流浪老人邵全生顺利回到家乡
www.dqnews.com.cn 2014-06-25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义工搀扶下踏上故土
 
回家路上老人神情凝重
 
临别时与大家合影留念
 
  6月23日,是流浪老人邵全生老人永远难忘的日子,他终于回家了。这一天他期盼已久。

  约定早上八点出发,邵全生老人早在弄堂口等候,他说:“要回家了,昨晚睡不着觉了,早就起床,与其在家里发呆,还不如出来等候。”得知老人要回家的消息,邻居们纷纷前来道别,大家热情地与老人握手,给予他祝福。邻居张阿姨说:“他可是个好人,今天能如愿回家,是好人有好报,我们都替他高兴。”

  离开时,老人依依不舍地向邻居们挥手,仿佛与至亲离别。他感慨地表示,我永远忘不了德清,忘不了我的好邻居,忘不了帮助过我的好心人。

  在县民政局德清救助站站长俞建中,县新居民事务局管理科科长皮勇华及春晖义工协会义工们的陪同下,老人登上了专门为他准备的中巴车。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邵全生老人神情凝重,看得出他此刻的心情是复杂的,也许他正在回味自己的人生,内心五味杂陈。问及他此刻的心情,老人笑了笑说:“多年未回家,心里有些忐忑,要好好想一想以后的生活。”

  途中,救助站俞站长递给老人食物和水,老人连声道谢,“你们真好,政府真好。”老人几次起身给大家敬烟,平时他很少抽烟,一个月也抽不了一包,这次回家,他特地买了“红双喜”。

  途经南京长江大桥时,老人激动地拍了拍记者的肩:“你看,这是长江咧!多宽!”望着一望无际的江面,老人满眼神往,“我回家都要路过长江,过了长江,家就不远了。”

  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兴化县荻垛镇延良村。“到家了。”老人有些发愣,随即用衣袖揩了揩眼角,笑道:“到家了,到家了,太好了!”在义工黄恒丰和候英清的搀扶下,老人迫不及待地走下车,终于踏上了故土。

  早就等候在那里的荻垛镇和延良村干部以及当地媒体记者热情接待了老人。村干部介绍说,邵全生老人的家是村里条件最困难的一户,子女均在外务工,家中房屋破旧。村支书说,回来就好,人总要叶落归根的。非常感谢德清市民给予老人的帮助,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尽力帮助老人的。

  随后,邵全生老人在镇村干部的陪同下回到了自己的家。尽管家人尚未完全接纳老人,但老人表示理解,毕竟自己离家多年,对家人有亏欠。

  向邵全生老人道别时,老人非要送我们一段路,他与大家紧紧握手,久久不愿离去。老人说:“再见!再见!多亏了你们!不是你们帮我,我真不知如何才能回家,谢谢你们!”

  昨天,记者与当地村委取得了联系,村支书告知,他们已经给老人安排了住房,并为他购置了生活用品,低保等社会救助事宜也将于近日办妥,他们还将沟通老人与家属的关系,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好些。

编 者 手 记

  6月12日,《德清新闻》社会版刊发了《流浪老人的心愿 我想回家》的报道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和关注。

  报道刊发后,许多热心的德清市民纷纷前往中兴路肯德基餐厅看望邵全生老人,并捐款捐物。肯德基餐厅附近的优派数码港的老板和员工立即为他送去钱款和棉被。当晚,一位不知名的先生捐给了老人4000元。随后,浙江宝象律师事务所将募捐的5000元递到老人手中,并关照老人保重身体早点回家。德清县春晖义工分会新居民组义工赶来捐款,邵全生老人先后得到德清热心人的善款共1万多元。

  在前后共5篇系列报道中,读者始终与我们一起关注着邵全生老人。6月23日,在记者的穿针引线下,德清民政局、新居民事务局和春晖义工群体一起陪同老人走上了回家路。叶落归根,流浪了60多年的邵全生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了。

  虽然,乞讨不应该是一种长期的职业,但令人可敬的是,邵全生老人在长期的乞讨中,其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并没有被磨灭。值得回味的是,他近年的乞讨生涯是在素有道德高地的德清,在众多的热心市民的帮助下才画上了完美的休止符。

   薪尽火传。在这里,我们要对帮助过这名善良老人的所有热心市民表示真诚的感谢。
   祝福邵全生老人能够在家乡安度晚年。

 

作者: 见习记者 宣言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