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城乡体制改革 >>
文字:   打印

土地流转率高 村民家门口增收
www.dqnews.com.cn 2014-06-20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 王珏 特约记者 宋小莉
  
  钟管镇沈家墩村以“股票田”形式流转土地,曾引起一时轰动,而十多年来,在钟管镇,这种土地改革已经由点及面,土地流转已成为全镇各村“点石成金”般神奇的抓手,使天地换新颜,水乡生巨变,数万村民的命运由此改变。
现象直击
  昨天下午,天气凉爽,记者走在钟管镇东舍墩村宽敞的柏油大道上,车来车往好不热闹,两排高大的水杉笔直冲天,两边的田野,早已成为连片的浅水池塘,微风吹来,波光粼粼。
  东舍墩村位于钟管镇西面。现如今,村里2000多亩土地已全部通过“定量不定位”的方式实现流转,全村1600多口人,每人每年可分得1000多元租金。这样的改革,让养殖户取得了规模效益,村里的劳动力不仅可以外出赚钱,每年还能坐等“分红”。
       沈菊松是东舍墩村一户普通村民,全家共有7口人。通过土地流转,去年一年领到的红利是7000多元。沈菊松告诉记者,因为土地包给了村里,家里的年轻人都到企业打工,老人每月还能拿失地保险,妇女空闲的时候养蚕,帮附近的皮毛厂整理布料。一年下来,收入比原来多了好几倍。
  人们不禁要问,原本有着田地的村民为何都不愿意耕种呢?村书记费小诚在村里工作了十多年,各家各户的情况,一清二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种田,除去成本每亩收益不到千元。而现在村民家里的土地用不着自己操心,每年每亩可以轻轻松松拿到1000多元净利润,有谁不高兴?
  事实上,这样的流转方式也让养殖大户喜上眉梢。当年,养殖大户沈健通过招标,获得了200多亩的土地经营权。几年来,他在连片的土地上大展拳脚,放养白鱼、汪丁等高档水产品,每年收益百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而这样的种养示范户全村还有二三十户。
  在钟管,通过土地流转,数万村民的命运由此改变。
  经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搬迁至新村的沈家墩村村民张国英从此过上了有大客厅和独立卫生间的城里人生活。而在钟管村香窑里组,34户村民为了能够顺利拆除老宅基地,加快完成村土地流转进程,每户村民更是自掏腰包2000多元,帮助小组里的困难户余丹红建房。
现象解读
  钟管镇党委书记沈保梁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流转机制,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定量不定位”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机制,促进土地流转见成效。截至2013年底,全镇共流转土地35459亩,涉及农户7542户。其中曲溪村、沈家墩村、东舍墩村、戈亭村等7个村土地流转率达95%以上,渔业总产值34428万元。
      “钟管镇土地经过流转,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提升人居环境。同时转移富余劳动力,而且还极大地节约集约了土地。”沈保梁说,今年,在城乡体制改革试点的带动下,势头强劲的土地流转产生的叠加效应,将带动钟管镇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