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中走向辉煌
“开发区大有希望”,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986年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的题词。当时全国开发区都处在初创期,他的题词给了全国开发区建设者极大鼓舞。同样,也给德清指明了跨越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的德清,千百年来,民风淳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身处长三角腹地,不仅有着上天恩赐的宜人的地理气候条件,更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如画的山水风景。1984年,就成为我国沿海第一批开放县(市)。
大开放带来大开发,大开发带来大发展。解放思想大开放,加大力度大开发。1992年7月,莫干山经济开发区(2005年12月通过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审核更名为浙江德清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
伴随着新县城的建设,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像一个豪放的诗人,在生命成长的路途,不断追求至臻,止于至美。
平坦中夹杂荆棘,甘苦中渗着汗水,勤勉中熔铸智慧。一批批创业者和建设者负重自强,与时俱进,接力前行,将“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预言化成了灿烂的现实,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新县城一样,璀璨夺目,光耀在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上。
从无到有、从一到众、从不变到万变,纵横交织的道路是她涌动的血脉,鳞次栉比的厂房是她丰满的骨肉,一串串数据是她奔跑的脚印。连续多年跻身浙江省省级开发区“利用外资十强”,成为德清吸引外来客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项目建设大平台、转型升级示范区。
开放、开发、开创;集约、集聚、集群。这是畅谈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关键词,到2020年,这里的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将形成三大主导产业。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深度融合,同时和杭州经济圈深度融合,不断传承、深化、发展和丰富“德清模式”,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将成为创新驱动的实践区、产业升级转型的示范区、创新型经济的试验区。
预言成就伟业,在“希望”中走向辉煌。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正以独特的身姿实施着新的跨越,以如椽之笔描绘着新的画卷,开创着德清美好而至臻的未来。
寄语未来
——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林立群
近年来,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翻一番实,现新崛起﹄总体目标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项目建设大平台、转型升级示范区﹄,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全区经济始终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今年我,们将按照﹃产业兴区项目强区生态建区﹄的工作思路进, 一步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双进力,争早日实现特大项目引进的突破;进一步集中攻坚抓﹃五水共治﹄、﹃无违建县﹄创建齐,心协力抓整治、保民生、促和谐;进一步有效结合抓群众路线教育,以实践活动促工作落实;进一步真抓实干抓好三级领办,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开发区肩负主平台、主战场的神圣职责我,们将紧紧围绕项目双进、﹃五水共治﹄、﹃无违建开发区﹄等各项工作不松懈全,力攻坚务,实推进,保持开发区招商选资主战场、经济发展主引擎地位,为德清新崛起作出开发区应有的贡献!
艰难开拓
22年前,德清人民在阡陌纵横的乡村上建设“经济开发区”,开始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了一座新城。日出东方,朝霞绚烂。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及团队怀着创新创业的憧憬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知识创造财富的传奇在这里不断上演。22年后,总行政管辖面积为43.8平方公里的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位列省级开发区前三甲。工业区规范有序,气度恢弘;生活区整洁便利,草木葱茏;今天,这里风采照人,到处显现勃勃生机。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崛起,凝聚了无数开发建设者的心智和汗水,见证了一段改革与开放的历史。的确,22年来,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已凭借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战胜了众多竞争对手,迎来了一个个来自美国、法国、香港、日本等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落户,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特色机电、新型纺织、新型建材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2年风雨历程,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承载着人们寄予的厚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集约发展之路,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并释放出强大的辐射能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14家,作为全县产业发展主平台,2013年开发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0.2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7.4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自营出口7.9亿美元,同比增长7.3%;完成财政总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20.7%。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开发区亩产税收达到了10.79万元,亩产税收11万元以上的企业38家。给予充分的阳光、水分和营养,一棵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为了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并提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科技风投、构筑平台、制度创新”等新的运行机制,并形成新“德清模式”,将科技、资本、管理、人才等新的生产要素植入,综合集成和运作各创新要素,形成一个系统,使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创新创业平台,带动全县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新体系,较好地发挥了科技支撑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综观今日之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一批传统产业在自主创新的号角声中加速转型提升;一批创新成果成为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利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已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当然,发展的活力也同样来源于招商。近年来,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围绕发展定位,强化中介招商,特聘招商和委托招商,选派五个招商组分赴北京、上海、深圳、苏南等地驻点招商,主动接洽企业,世界500强和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更新完善项目资源库。进一步开拓思路,充分发挥商会组织、行业协会作用,以商引商。探索在境外设立招商点,获取与跨国公司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接。然而,企业来了,发展空间从哪里来?向废弃矿地要空间。如今,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腹地。我们能看到,要不了多久,脚下这片相当于700个足球场大小的砂村空地即将成为德清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横空出世。新平台,换来了发展新空间。据介绍,砂村区块(高新区北部矿山片区)是长三角第一个闭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区块。园区规划面积为13000亩,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0050亩,一期3500亩已经完成土地征收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可随时落地。当前,德清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招商重点也已有计划地向万亩砂村地块倾斜,按产业集聚发展的方向,挑发展方向高端、技术手段新颖、产业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产业或者境外大型企业来抓好砂村“大好高”项目落地。
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