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文字:   打印

《中国美德读本》:既是守正 也是出新
www.dqnews.com.cn 2014-04-2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美德读本》 苏叔阳主编 中华书局

《中国美德读本》之《谦虚的孔子》一文配图

《中国美德读本》之《祖国,我的玫瑰》一文配图

  苏叔阳同志主编的《中国美德读本》是一本好书。我为它的出版感到高兴。

  这本书的主题是道德建设。它不是研究道德理论的学术著作,也不是宣讲道德规范的学堂课本,而是展示了一百多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美好道德的乳汁、美好道德的魅力。这本书避开了常见的说教和规劝,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跟读者进行了润物无声的沟通。这种心灵的沟通,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作为道德建设的大众读物,《中国美德读本》进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通过图书出版为道德建设竭诚服务,是我们出版界的一项光荣职责。这当中,认真做好道德建设的大众读物的出版,十分重要。因为,道德建设的主体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从根本上说,大众始终是人类道德的开创者、践行者、继承者和发展者。这决定了,我们服务于道德建设的出版活动,理应自觉坚持面向大众——面向大众的生活、大众的感情、大众的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出版道德建设的大众读物具有特别的价值。以出版古籍和古籍研究闻名于世的中华书局,重视大众读物《中国美德读本》的出版,既是守正,也是出新。

  形式很重要。大众喜闻乐见什么形式?多年来,忠孝节义的传统道德观念,大多是通过戏剧、曲艺、小说等多种形式,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我们既可以利用有效的传统形式,“旧瓶装新酒”,宣扬新时代的道德准则;更需要跟上大众需求和口味的变化,努力创造服务于道德建设的新形式。从文字、图片到音频、视频;从纸张印刷到网络传播。道德,不能是外在的、别人强加的。道德,只能是内在的、心灵的表达。因此,道德建设的大众读物必然要求深入人心。达到这个要求,除了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还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吗?没有,这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的道德建设读物,需要探求尽可能完美的通俗化、大众化的形式。所以,我欢迎《中国美德读本》在这方面的努力。

  内容更重要。我们向大众提供什么?提供道德建设所需要的思想资源,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高尚的人物、体现美好道德的故事,等等。这些来自古今中外。《中国美德读本》提供的故事,就涉及古今中外。利用道德建设所需要的思想资源,当然要首先考虑当代中国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无疑问,是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基准。道德建设需要继承、需要发展、需要吸收、需要多样。可是,万变不离其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宗。

  中国道德建设的最大优势是,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十万种以上的古代典籍,有代代相传的道德底蕴。我们进行道德建设,不能数典忘祖,也不能简单复古。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分析和区别,以决定取舍;更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随着形势的变化向前发展。比如,旧时代持续多年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现在还能保留吗?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原则,无不有着传统道德的深厚渊源。当代中国道德的发展离不开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提出是一个范例。1996年中央提出了“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大家知道,孔孟以来的义利之辨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央的提法,对这个历史话题作出了当代的回答。我觉得很重要。不知道为什么,近几年不大见到再谈社会主义义利观。其实,在拜金主义的大潮席卷一切的时候,谈谈我们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对推动道德建设大有好处。

  人类的文明成果、世界公认的道德观念,也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当然,这种吸收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要结合我们的民族精神。比如,现在普遍认同的一夫一妻的观念和制度,并不是我国固有的,而是引自西方国家。比如,《中国美德读本》讲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事。他长达27年的牢狱折磨,罕见的坚韧和宽容,都使很多人为之深深感动。我一生受过多方面的影响。我小时候读过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年轻时候读过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年时候读过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些阅读,都对我产生了影响。

  在道德建设读物的出版上,我们无论是谈内容,还是谈形式,其实都是在谈出版物的质量。出版物是精神产品。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服务道德建设的出版物更不容许降低质量。如果不能保证质量,那它本身就违背了出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中国美德读本》的质量,无疑是经得起检验的。 (刘杲 作者:著名出版家、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