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农民王发庆妙手复活百年老手艺
www.dqnews.com.cn 2014-04-0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德清的民俗小吃中,“山里圆子”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这其中又以莫干山镇南路村的“福水圆子”最为名闻遐迩。福水圆子不仅用料讲究,口感上乘,而且还要用专用的模子压出花纹图案。但是这种模子的制作工艺几近失传。三年前,福水的普通农民王发庆通过摸索钻研,复活了这门老手艺,此举的意义还在于,福水圆子制作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克隆“火桶” 复活模子

  今年66岁的王发庆是土生土长的福水人,心灵手巧在远近是出了名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是他看到过的东西,画个草图、量个尺寸,他回家就能做出来。“木匠、泥水匠、篾匠的活我都会干,家里的桌椅都是我自己做的。”

  前几年,有个安徽姑娘嫁到了福水,也带来了徽州地区的御寒法宝——火桶。这个传统“取暖器”圆形中空,和凳子差不多高,一半被木头围挡起来,下方可放入一个火盆,上方半圆的位置刚好可以坐一个人。王发庆看到以后就默默记在了心里,回家以后动手做了一个(如图)。“冬天坐在上面,热气自下而上升腾起来,通体舒泰。” 

  三年前的一天,福水有位山民到武康城里开了一家早餐店,专门做福水圆子。那位山民找到了王发庆:“都说你手巧,能不能帮我做个圆子模子?”原来,福水虽然有七八百人,每家每户都会做福水圆子,但是用来给圆子印花纹的模子,整个福水自然村只有五六个。“主要是没人会做那个东西了,仅有的五六个也是祖辈传下来的,买也买不到,在村里相互借借用用还行,可要是借到外面去,就没人舍得了。”

  好在王发庆家里的专用工具不少,他本人又爱钻研。他从村里借来一个模子,琢磨了一阵子后,还真依样画葫芦做了一个出来,那位在武康开早餐店的乡亲高兴得不得了。“王发庆会做模子”的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很快,家家户户都来请他做模子,他的模子也越做越精了。

多种花式  一目了然

  如今,福水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过王发庆做的模子,有的人家还不止一个。“我们从前做圆子,出笼的时候还需点上洋红记号,一点代表豆沙、二点代表猪肉冬笋咸菜、三点代表萝卜丝,但是后来有人说,洋红不安全、不环保,我们就只好利用花纹图案来进行区分了,所以有的人家会买两个、甚至三个不同花纹的模子,50块钱一个,如今谁都承受得起的。”王发庆解释道。

  为了做出不一样的花纹,王发庆可谓动足了脑筋。他借来了全村所有的模子,全部“克隆”了一遍。“一共有五种花纹图案。”他说。为了让人们在选购模子时对里面的花纹图案一目了然,王发庆也是时常思考。今年突然有一天,他灵光一闪想到了小孩子玩的橡皮泥。“但是我不知道橡皮泥哪里有得卖。到了武康城里以后,我满城瞎转悠,后来终于在千秋街的一家文具店里找到了,一问,才3元钱一个,我一下买了3个。用橡皮泥代替圆子,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让人看图案效果了。”说到这里,王发庆得意地笑了。

  现在,王发庆做的模子不仅卖到了别的乡镇,还卖到了县外长兴等地。“都是走村串户的手艺人看到买去以后,后来又受人之托再来买的。有个邻村碧坞的买了12个,还有个外地漆匠买了7个,我现在还有20个没来得及做出来,都是人家已经订好的。”

无意间将文化传承了下来

  “生产工具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话用在这里一点不假。

  福水一位妇女说,遇到逢年过节,或者做寿、送礼、办喜事,福水人都要做圆子,所以圆子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需求量很大。福水圆子在制作时要经过“打浆”、“揉粉”、“裹馅”等工序,以前全村只有那么五六个模子,常常是这边粉已经揉好了,马上就要动手做圆子了,可是模子还在别人家里,等到借来,用热水揉好的粉已经冷了,做好的圆子就容易开裂,影响了圆子的外观和质量。“现在可好了,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再也不用借来借去了,大批量地做也不怕了。”

  见到的模子多了,王发庆渐渐地也对模子里面的花纹图案产生了兴趣。去年,邻村有位90岁的老太太去世,王发庆打听到老太太当年的嫁妆中有一个模子,而老太太的娘家就在福水,她的娘家也留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模子。王发庆把留在福水的那个模子借来仔细端详,如获至宝(如图)。“有的地方已经磨损了,尺寸稍微有点偏大。听他们家人说,这个模子至少已经有90年的历史了,不过最让我高兴的还是我从中发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纹图案。”

  王发庆说,这些老模子里雕刻的都是一些寓意吉祥的花纹图案,至于那些花纹怎么个叫法,究竟有何寓意,那就要请教老人了。“我在做这些模子的时候,无意间也把文化传承了下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 记者 陈德明 文/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