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文字:   打印

德清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www.dqnews.com.cn 2014-02-26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德清县委在认真抓好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性地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展示道德模范人物的“德清县公民道德教育馆”;倡导了以调动和引导民间力量的“民间设奖、奖励百姓”活动;首创建立农村“和美乡风馆”,弘扬传统美德,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通过上述三种做法,强化了公民道德教育,使全县树立起一批道德模范人物,凝结成一股坚固的道德力量,从而推进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公民道德建设,强有力地推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形成了“学先进、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德清县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的经验,引起了浙江省委领导的重视和肯定。2011年4月15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在德清县委宣传部报送的《德清县激发民间力量,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结硕果》的信息上批示:“德清县探索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内容丰富,参与面广、载体性强,经验值得总结推广,特别是民间设奖弘扬论理道德,形成了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良好氛围,群众以主人翁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2011年9月1日,省委书记赵洪祝视察了德清公民道德教育馆,在观看“敬业之道、爱家之德、立人立品、乐善之行”等展区时,高度赞扬了道德模范平凡而又崇高的品德。赵书记还在道德教育馆内,亲戚会见了道德模范陆松芳、钱素春、蒋引娣。高兴地说:“你们继承了德清的美德,打造了德清新风,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亮点和感人的事迹,很不容易。你们身边的实践,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建立全国第一个公民道德教育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德清县委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思想道德建设。在开展“文明建设好公民”、“全国道德模范”、“十佳青年德商”典型评选活动中,坚持让普通百姓唱主角,将评选对象定位于基层普通群众和民间道德模范。广泛发动群众,及时发现和推选身边的先进典型,在广泛评选的基础上,由县文明办建立了评选千名道德人物事迹档案。同时,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群众参与提名、推荐典型人物评选全过程,以保证先进典型人物得到社会认可。通过自下而上的层层评选,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学典型、讲文明、知荣辱、争先进”的意识。

  在层层评选的基础上,为了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2009年,县委决定在县城武康镇余英坊筹建了全国第一个公民道德教育馆。以“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德清)”为主题,用文字、图片和实物的形式记载宣传德清人文道德传统、道德善行、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等全部浓缩在展馆之中,成为对全县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内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础。

  德清县公民道德教育馆展出的内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百姓设“草根奖”栏目,这是德清县从评选出来的模范人物事迹,经过筛选而设立的,探索出一条由“百姓教育百姓、让百姓带动百姓”的自我教育路子。1997年,武康镇太平村农民马福建,拿出1万元积蓄设立“孝敬父母奖”,奖励孝敬父母的优秀村民;2001年,城关镇(现乾元镇)修钟匠朱天荣,用积攒下来的1万元设立“天荣环保奖”,奖励爱护环境、注重环保的中小学生;2002年,县公安民警童溪水,在武康镇城西村设立“溪水交通安全奖”,奖励本村交通安全纪录的村民;同年,退伍回乡创业的刘志国设立“志国拥军奖”,奖励在部队立功获奖的德清籍现设官兵的家属;2003年,带着一把泥刀来德清创业的东阳人斯正良,设立“正良外来人员风尚奖”,奖励文明友善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2005年,下岗女工钱立玲设立“立玲残疾学子励志奖”,奖励身体残疾,但仍发奋学习、学业有成的学子。之后,德清民间又陆续设立了“  见义勇为奖”、“素春热心好市民奖”、“海平和谐家庭奖”、“清溪创业新农民奖”、“花木兰爱心奖”、“益民报国奖”、“松芳助人为乐奖”等30个民间自费设奖项目,已成为德清推进全县公民道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德清民间设奖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相继作了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德清民间设奖的经验被省委宣传部评为2007年全省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创新奖。

  在展馆内除了民间设奖的内容外,还展示出“读书明礼”、“读书致富”等先进典型,通过开展“千百读书工程”活动,将在读书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十佳和谐家园守护人”、“十佳文明新风创导人”、“十佳群众文化热心人”,都展示在百姓面前,有利于农民增长知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人们文明道德意识。

 

民间设奖  奖励百姓

  民间设奖在于“民”当头,“民”字打动民心,进而影响民风。突出了“为民而设奖,为民而奖励”的良好风气。这些奖项的设立,符合于公民道德模范、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上符国家提倡的导向,下合民众百姓意愿。奖项以民间人士命名,奖金由民间自定自发,奖金不高,荣誉很高,资金有限,魅力无限,奖励对象从民众中产生,接受民间评议,实行公开监督,民众心服口服。这些“平民人物”出身于平民阶层,生活在工厂、农村或社区道街,出入于普通人群,他们作为身边人、普通人,能学易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例如:

  设“松芳助人为乐奖”的陆松芳,从小贫苦,在农村务农大半生,80年代从农村来到新市镇开始了拉煤饼的营生,拉煤饼24年来,风雨如一,租住陋室,自食其力,攒来的每份汗水钱,除了自己苛刻的生活开支外,劳动换来的积蓄都捐给了别人。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他一口气拿出仅有的1.1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他的动人事迹,得到了群众的公认,当年被评为“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二年,又被评为“中国十大‘真情人物’”,奖给他1万元资金。他把奖到的1万元资金以及社会各界的慰问金,全部交给了德清县公民道德教育馆基金会代管,加上近三年积蓄,共计3.1万元,设立了“松芳助人为乐奖”。

  设“热心市民奖”的钱素春,她在30年时间里先后救起了21个落水者,收到过380元感恩款,全放在一个储钱罐里,连同2004年中央电视台奖励给她的1200元,一并捐给了县慈善机构,当年9月,央视在“讲述”节目以《储蓄罐里的生命》为题,报道了她舍己救人的模范事迹。《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媒体曾多次报道她的事迹。2007年9月,她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荣誉称号。2011年,59岁的钱素春已从乾元镇直街社区搬迁到武康镇居仁社区,办起了居仁社区钱大姐帮忙热线,为农民工讨工钱、环保问题、邻居纠纷、路面积水等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她帮忙。有一次泰源农贸市场一位商贩和楼下住户为装防盗门的事闹翻了,房房所多次调解不成,钱素春上门做耐心说服工作,半天就把矛盾解决了。钱素春每天忙进忙出,不仅不拿报酬,有时还要倒贴钱,以前50元手机话费能打2个月,现在100元话半月就打光了,还要每月化100多元的交通费。2006年,她从退休金中拿出5000元,设立“热心市民奖”。

  设“孝敬父母奖”的马福建,是武康镇太平村农民,他看到村里有些老人晚年没人照顾,心里很不是滋味。1997年他拿出1万元在村里设立“孝敬父母奖”,奖励那些孝敬老人的夫妻,虽然每人资金只有500元,但村民都很看重。对没获奖的子女、媳妇也深受触动,开始关心自家的老人。两年时间,先后有26对夫妻获奖。村干部高兴的是,如今村里不赡养老人的行为几乎没有,村貌村风得到很大的改善。

  1998年,马福建又创办老年乐园,自己既当管理员、服务员,又当驾驶员,老年乐园共住着137位老人,平均年龄84.5岁,最大的103岁。到2011年,这个老年乐园先后入住老人有500多位,其中9位老人在他的怀里安全地走了。马福建敬老爱老事迹,当选为2011感动“中国十大孝子”人物,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光荣称号。

  随着“草根”榜样的不断涌现,民间设奖项目越来越多,到2012年2月,共30项民间设奖,发出奖金70万元,奖励民间道德积极分子5000人次,而这些获得奖金的人,又带动了周边百姓,产生了“滚雪球”的效应。

  通过“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方式,强有力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激发了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力。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德清县专门设立民间设奖管理小组,指导成立民间设奖协会,制定统一章程,对民间设奖进行指导、规范、培育、扶持。

 

全国首创农村“和美乡风馆”

  这几年,德清县的公民道德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为使道德之风从城市街道吹向广阔的农村。县委分管领导通过调研发现,对农民最有说服力、最有教育作用、最能接受的是身边的先进人物、好人好事、模范事迹和当地的民间传统历史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委作出决定,在全县开展的打造“中国和美家园”新农村建设时,把和美乡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起“和美乡风馆”为载体,开展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教育。到2012年3月,全县共151个行政村中已有42个村建立了“和美乡风馆”,把本村的传统历史文化、古今著名人物和现代的“尊老孝亲好儿女”、“互敬互爱好夫妻”、“教子有方好父母”、“团结互助好邻里”、“和睦友爱好家庭”、“文明重德好公民”、“科学种田多面手”、“带头致富领头人”等典型人和典型事都展示出来,使农民受到深刻的现实教育。如今的“和美乡风馆”,它既是乡村人文地理和现代化文明的交汇点,又是富有泥土气息的村史民族馆,同时也成为村民实现自我教育、培育文化道德的理想之地。

  钟管镇东舍墩村自古以来文风昌盛,村民十分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村里已有184人考上了大学,平均每百人中就出一个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成了国家的专家学者,为建设国家作出了贡献。为了继承传统,2008年村里建立“和美乡风馆”,把历年村里涌现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刻苦攻读、为国为家乡争光的事迹做成专版,摆在最突出位置。村里还规定,谁家孩子考取重点大学,其孩子和父母的照片都在“精英榜”展出,这样一来,该村崇尚读书之风更加兴盛起来。在建馆过程中,他们还不遣余力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歌谣等村落文化,其中包括抢救了即将消失的中国桑蚕文化标本《蚕花谣》,现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馆内还专门设立民间艺人汤小娥的剪纸艺术,通过现场演示向参观者展现剪纸这项非遗手工技艺。这个村的“和美乡风馆”建成后,邀请在外工作的人回乡参观。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院长邱新法观看后感慨万千,他说:“家乡村庄变美了,生活富裕了,社会和谐了,村民文化素质提高了,为家乡文明进步而感到高兴!”

  新市镇白彪村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早在2005年,通过挖掘整理本村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建立全县第一个乡村名人馆,各地参观者络续不绝。在此基础上,该村先声夺人建立了“和美乡风馆”,将唐代遗存的精美石刻经幢、清代古朴的石拱桥(模型)等历史文物,传统民间艺术如串灯皮影戏、挑箱滩黄戏及特色农副产品、江浙沪木材市场(图片)等特色均入展乡风馆。开馆那天,由年逾八旬、离休在家的许周瑛老太太挥笔书写“和美乡风”四个大字挂在正中。

  盛产蚕桑的新市镇厚皋村“和美乡风馆”,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蚕桑文化主题公园,园内栽种千年老桑树,修建蚕花凉亭,古代蚕文化漫画墙。全长100多米的蚕文化长廊,采用水乡木廊结构建造,用木板刻字后搬上长廊白墙,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本村土生土长的养蚕能手、省劳动模范事迹的介绍,还刻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蚕诗》,清朝李宗昉的《蚕事二十咏》等,重点介绍新市蚕花庙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扫蚕花地》,以及祭蚕神、蚕花生日、请蚕花、载蚕花、点蚕花灯、点蚕花火、烧田蚕、栽火桑、上簇、浴种等10种民间传统蚕俗,彰显了江南水乡桑蚕文化的地方特色。还搜集和陈列了种桑养蚕用的126件生产和生活用具。在“和美乡风馆”里,还展出了出身在本村、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陆松芳模范事迹、获得全国十大创新企业家宋云昌的优秀企业家事迹。

  通过创建“和美乡风馆”后,使村里的文明道德风气更浓了,村干部也感到农民之间或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少了,思想工作也觉得比以前好做了。眼下在农村,谁家的婆媳不和、邻居吵架、孩子不愿上学等事情发现,村干部就领着他们往“和美乡风馆”跑:看看本村的仁义之士、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五好村民,就感到心和气顺了,真正成了农村的和美乡风了。

 

几 点 思 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德清县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始终把提高人的思想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和探索一条由群众“自我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公民道德教育路子,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引导中提高、在发展中升华。从几年工作的实践得到的启示:

  一、公民道德建设要以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为着力点。2002年10月,德清县委通过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全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紧紧抓住提高人的文明道德素质这根主线,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人的道德素质,通过评比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试实做人、文明家庭、爱老尊老、诚信经营的先进典型,使文明道德成了人们的追求目标,为创办德清县公民道德教育馆奠定了基础。

  二、公民道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以“三贴近”为立足点,选择适合本地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德清县的公民道德建设,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力求突出德清乡土特色,坚持改革开放,勇于突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走出一条既立足现实又着眼未来的新路子,包括载体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组织创新,使全县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源于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百姓创造和评选出来的身边道德先进人物、好人好事、模范事迹,通过公民道德教育馆、农村和美乡风馆为载体,成为百姓学习的榜样,起到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这种做法,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又成了村落文化的继承地、乡风文明的弘扬地、新型农民的培育地。

  三、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部门密切配合、上下形成合力为保证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全民文明道德素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德清县采取全党动员、全民参与、部门齐抓共管、上下形成合力的做法,县委建立了创建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德清县文明办公室,专职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注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制,充分调动上下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分工抓,条块结合共同抓,专门机构具体抓、上下联动合力抓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县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曹林魁执笔)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