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探索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纪实
如何打破县域经济的桎梏,在更大的平台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近几年,我县深入实施“开放创新、接沪融杭”发展战略,以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努力探索一条“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发展新路。
承接高新产业
注入更多杭州因子
每天早晚,临杭工业园,天马重工厂门口,会准时出现两辆大巴。早上是送百名工人来上班,晚上则是接工人回家。
从最初拿出小部分资金设分公司,到现在将总投资30亿元的产业园放在德清。天马没有执着于杭州,而是挑了这个位于杭州北区的创业新城。如此眷顾德清,天马负责人马全法说,他们看中的是德清政府高端融入杭州的决心,健全完善的产业链等因素。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如今,鼎力机械、天堂伞业、开元旅业等杭资大公司、大集团的落地开花,创业新城德清正散发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截至目前,我县已引进杭资规上企业累计达219家,每年有超20亿元杭资投资德清,占全县引进内资的80%左右。
当然,尝到都市区经济“甜头”的德清人全新布局,全速建设一座占地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令人欣喜的是,科技新城已拿到浙江省首个地理信息产业园牌匾,未来的数字化中国将烙上德清印记。
围绕产业集聚和转型,德清正酝酿一场更大的变革。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我县正探索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德清经济开发区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杭工业区与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科技新城与杭州未来科技城合作共建。
眼下的德清,得益于更多“杭州因子”的注入,产业更加完备,配套更加齐全,产业日渐丰富。
集聚高端要素
找准转型升级着力点
与杭州、上海都市区,日渐拉近的距离为我县金融、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的密切流动提供了更多可能。可以说,德清在迈向城市经济的道路中,为自己找到了转型升级最有效的着力点。
刚刚过去的2013年,杭州银行德清支行、德清湖商村镇银行等全县12家金融机构,为社会融资总量达到343.4亿元。
成果远不止这些。几年来,我县充分利用杭州相对完备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人才与管理优势,积极引进杭州银行等到我县设分支机构,不仅为千万企业发展解决资金问题,还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提质增效。
去年,我县又拿到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招牌,根据规划,力争通过十年努力,把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打造成我省千亿级新兴产业区。可以肯定,未来的德清,金融要素的作用将愈发明显。
2012年6月,省科技厅批复我县建立全省首家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如今的德清企业,手里有资金,可以到实验区找项目;有技术难题,可以通过实验区平台发布技术需求,通过与大专院校有效对接切实解决。
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在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政策举措、公共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发力加磁,吸引更多杭州高校、科研院所“眼球”,同时还要引进浙江工业大学等杭州大院名校落户德清,真正解决人才难题。
共享品质生活
德清人“很杭州”
日前,省发改委、省统计局联合发布报告:2012年德清县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90.73分,在全省61个按一级财政体制结算的县(市、区)中排名第八,是湖州市唯一在全省率先进入全面融合阶段的县。
德清的全面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还表现为同城效应进一步强化,德清与杭州市民共享品质生活的氛围越来越浓。德清人常说我们“很杭州”。
比如说,在武康大街小巷布点的公共自行车,用的就是杭州一卡通系统。德清人拿着这张杭州市民卡,还能充分享受杭州“同城”待遇。本次杭州卡首次尝试异地发行,是继K588首条突破行政区域的公交开通后,德清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多年来,“同城待遇”辐射愈发明显,医保卡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不久前,我县与省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杭州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辐射到德清。这些不仅方便老百姓,更让德清的医疗单位、社会办养老机构、房地产业等带来不少发展机遇。眼下,随着104国道德清至杭州快速通道建设,杭宁高速扩建项目、临杭大道等工程的全面推进,德清与杭州的时空距离将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