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矿基地综合利用改革纪实
矿基地综合利用改革,是我县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最大实践,是德清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最大机遇,也必将是德清实现新崛起的重大保障。更让人感觉可喜的,它同时又是治水的一个重大举措,造福全县人民和子孙后代。
万亩矿地变建设用地
德清只有936平方公里面积,平均每年获得的计划指标不足1500亩,而实际用地需求在6000亩以上;占县域面积70%的东西部,一个是生态保护区,一个是农田耕地集聚区。
“闭坑矿地是解决用地指标紧缺的创新做法,全省矿基地综合利用率先试点,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努力争取。”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郭志伟说,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同意我县开展闭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后,经过一年奋战,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取得了喜人的战绩。
目前,在洛舍砂村村原来坑坑洼洼的近万亩闭坑矿地,呈现出一马平川的可喜景象。县矿治办主任、现场推进指挥部负责人丁本荣说:一年时间过去了,我们将5780亩高低落差有的达十多米矿基地平整好了,现在这一片矿基地可用面积是6364亩,过了年,就要移交给开发区进一步做基础设施。
50个码头50套机组关停
砂村村村民施春国从小就在矿地边上长大,他回忆起原先的村庄环境时,不由得感叹:当年的砂村是青山绿水,现在的砂村灰尘与泥混水相伴。还好,现在随着矿基地的综合利用,水逐渐变清,尘土在一天天减少。
施春国的家,就在武洛公路的东侧。西侧,正是万亩矿地,以前那里每天源源不断开出成百上千车次满载石料的矿车,晴天一车尘,雨天一车泥。“村里村民家的玻璃窗和门都不敢打开,即使夏天也不敢,阳台都用玻璃封起来,因为粉尘无孔不入。”施春国无奈地说。而村东侧的东苕溪河呢?2000年当兵退伍回家的施春国还在河里游泳,而那以后,每天来往不断的石料运输船将水搅得泥沙泛黄。
砂村矿基地综合利用工程完成后,施春国和村民们惊奇地发现,村庄环境有了巨大变化。现在常年在矿基地开进开出的1192辆矿车不见了,东苕溪岸边的50个鳞次栉比的码头也已拆除,原本喧闹、沸腾的村庄宁静多了,河水也正在逐步回归原有的本色。
砂村村支书告诉记者,矿关掉后,今年村里打算投入数千万元治理环境,到时村里的水环境也有望得到根治,要让村民能够到河里去游泳。
矿基地造就新平台
我县的矿基地综合利用,并不仅仅是砂村矿地。根据长期规划,我县已确定闭坑矿地开发建设区块3.05万亩、耕地补充区块1.04万亩、生态造林区块0.12万亩。
矿山企业因控制开采量而逐年减少。截至目前,比2011年减少了15家,开采总量削减4830万吨,降幅达69%。砂村矿地试点区域3500亩土地征收已获省政府批准,即可投入使用。
在钟管镇有一家上市公司——金磊股份,就是利用了矿地125亩。公司负责人陈根财说,2004年建成使用的6层办公楼和厂房就是建在矿地上的。
现如今,平整的矿地上,已有两条纵横宽阔的大道。路边也栽上了两行行道树,显出勃勃生机。
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砂村集中开采区矿地区域内将设计道路16条、桥梁2座、污水提升泵站2座、污水总管1条,计划投入建设资金10.8亿元。
根据有关规划,砂村集中开采区矿地将围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等三大产业,以及符合砂村区位条件的大型临港机械和工业物流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招商,争取引进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企业。
目前,我县已组建3个招商组赴北京、上海招商,已经与众泰新能源汽车、格力电器等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武洛公路,这条连接着矿区与高速公路的纽带将进一步拓宽;东苕溪这条浙北的主航线也将担当起把矿区产品运往全国各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