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中国麻风第一村 >>
文字:   打印

美丽青春绽放“麻风村”
www.dqnews.com.cn 2014-06-1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 者 按

  何处寻芳踪,山间暗香浓。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无人注目的角落。坐落在我县上柏村山坳里的“中国麻风第一村”,就盛开着最美丽的花——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一群守护麻风病人的年轻医护工作者。
  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迎来“国际防治麻风病日”,为此,我们推出长篇通讯,向读者报告“中国麻风第一村”里传递出的正能量,目的就是诠释青春年华应该这样度过:把更多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通过照亮他人的心灵来展现自己的光彩!让善良、仁爱、公平、良心以及职业道德等真正在心中涌动。

 

 
 

                      

  有一种美丽叫青春,有一种感动叫坚守,有一种温暖叫大爱。
  踏着初冬的晨露,记者一行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金车山脚下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人称“中国麻风第一村”。
  远远望去,青山环抱的住院部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在绿树的掩映下,住院部显得有些萧索,铺满落叶的院落中,老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交谈。
  这是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群体,他们或多或少都伴有肢体畸残、断手残足、眼盲鼻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曾经是麻风病人。
  在此,记者看到了令人难忘的一幕幕,在这里,发生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诠释了这种特殊的美丽、感动、温暖。
  这里,活跃着一支13位70后、80后为主的年轻医疗团队。在面对肢体畸残的患者,他们选择坚守理想、奉献青春;在面对寂寞的深山,他们选择甘于寂寞、不离不弃。
  13位年轻医护者为什么要来“麻风村”?他们果真能坚守下去?他们给“麻风村”又带来了什么?
  或许,他们专业并不完全相同,性格也不完全相似,可他们选择崇高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甘愿把宝贵的青春奉献在这一片封闭而落后的土地——“麻风村”。
  事业的崇高,爱情的美好,他选择了“麻风村”
  “麻风村”就像是一个无声的战场,最怕的还是突发情况。有时候,特别是有生命危险的病人,病情变化快,得随时急救。
  12月2日,初冬的凌晨,寒风阵阵,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值班医生谭又吉从梦中惊醒。“快来,老周快不行了,你赶快过来!”放下电话,谭又吉三步并成两步,抓起外套,直奔观察室。
  此时,病床上的周林高老人已经昏迷,床旁监护器显示屏上,心跳和呼吸曲线很微弱,谭又吉即刻进行急救,不停地做心脏按压,几分钟下来,谭又吉已经筋疲力尽。但是,这位患脑溢血的老人还是安详地走了。
  看着老人的离去,谭又吉与12名年轻医护人员都很不舍。他们发现,每年麻风病患者都在递减。和这些患者相处久了,看他们日渐高龄,寿终正寝,经常也让人伤感难过。
  其实,这些老人可谓麻风病发展史上“最后的活化石”,但是,年轻的医护人员还是想护送这些病人,陪伴老人走好人生中最后的时光。
  谭又吉是湖南人,长沙医学院毕业。毕业后,千里迢迢来到了“麻风村”。
  如今,上柏住院部承担着麻风休养员医疗保健服务与重症麻风病人治疗康复,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麻风病院。这里生活着82位平均年龄达72岁的麻风病康复老人。他们之中最大的89岁,最小的38岁。平均居住时间30年,其中1级、2级残疾证的45人,3级、4级残疾证26人。
  在“麻风村”,有80多位患者在等着他。可是,他的女友更在等着他!
  谭又吉和女友大学毕业时,分别在德清和长沙找到了工作。谭又吉来到“麻风村”仅一个月,女友就急不可耐地赶到这里。
  当看到眼前的一切,她的热情和浪漫如寒流一般降到冰点。“怎么会是这样啊!偏僻伴着恐惧,以后有了孩子,该怎么办?走,跟我回湖南去!”
  这是两样的等待!两种等待在瞬间纠缠着、撕扯着,难分难解。一边是钟情的恋人,一边是热爱的事业,谭又吉陷入了两难的选择。恋人看出来,他,难舍“麻风村”!
  看着女友远去的背影,谭又吉的泪水夺眶而出。两种等待不可兼得,两种爱只能选择其一。他,还是选择了“麻风村”。

    作为医生,谭又吉深深知道,他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解除痛苦。今年,他申请的《综合性康复干预对住院麻风患者继发残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省卫生厅成功立项。
  如今,在“麻风村”工作已整整11年的谭又吉,曾有机会成为一名皮肤科医师,尽管坐门诊可以有更优的工作环境、更好的社会关系、更快的技术进步。但是,他还是选择留在了“麻风村”。那是他心中神圣的理想,那是他义无反顾的事业所在。
  患者们都亲切地称医护人员为“最可爱的人”
  作为团队中仅有的60后,1968年出生的王景权是“麻风村”唯一的主任医师,他既是医生,也是这里的学术领头人。他大学毕业后先在江苏东台麻风病院工作,2004年,他从老家江苏东台投身于此。
  曾经有人跟王景权说,你学中西医结合的,随便哪里选个医院,好歹有个舒适的环境,疗养院收入低,又饱尝坚守山村的孤独。“许多人说我是傻帽,可我心甘情愿做一名光荣的麻风病医生。”
  如今,即使很多麻风病患者战胜了病魔,但来自社会的歧视却使他们无法战胜精神上和内心深处的寂寞。
  “儿子,能来看看我吗?”今年67岁的老李轻轻地问道。
  “很忙,来不了!”
  “啪!”电话那头挂断了,老李手里拿着电话,久久不愿放下。很长时间了,亲人都没来看过他一眼,老李的情绪一落千丈。
  被亲人遗忘,对老李和其他患者来说,已是常事,每一次,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家人打电话,换来的只有失望、落寞与孤单。
  67岁的老李伴有精神疾病,每当夜深人静时,老李总会向王景权倾诉自己饱经疾病、与亲人分离的种种痛苦,这样的倾诉往往要持续到深夜,直到他聊累了,王景权才将他送回病房。凌晨三四点钟,老李又来了,敲打值班室的窗户。
  “他们饱受了肉体上的痛苦,现在更饱尝了对亲人的思念之苦,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帮助他们,个人牺牲一点睡眠又算什么呢。在病人面前,在至高无上的生命面前,这一切都显得很渺小。”这是王景权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一直卧床休息的患者张女士,今年已经70岁了,由于眼手足残疾,对她而言,从床上坐起,呼吸新鲜空气,活动一下身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王景权总是会将她抱起,小心翼翼地将她挪动到床边,用被子固定好,让她晒晒太阳。即使每次都要花费近10分钟,可他从来没有厌烦,他觉得,只要自己的付出能换来老人的微笑,就会特别有幸福感,再苦也不怨,再累也不会放弃。
  平日里,王景权和其他年轻的医护人员,除了为患者提供生活照顾、心理呵护,还会为他们滴眼药水、拔睫毛、泡手、溃疡换药等,让他们安心休养,快乐生活。患者们都亲切地称医护者为“最可爱的人”。
  “我对‘麻风村’爱得深沉”
  虞斌,是德清本地人。2002年,他毕业后来了这里,当了一名麻风病医生。虞斌和12名年轻医护人员一样,怀着崇高的理想,从祖国各地的大学,来到“麻风村”。
  第一次面对麻风病人,尽管虞斌事先已经查阅了相关资料,但眼前的情形还是让他吃惊不小。有的手足溃烂、流脓流血,气味熏天;有的双手双脚全部萎缩,无法独自料理生活起居;有的眼睛几近失明……当时,从未见过麻风病人的虞斌,感到十分恐惧。
  当患者见到虞斌的来访,高兴得不得了,主动和虞斌交谈、拍照,言语中并不避讳谈及自己的病情。患者不顾冬日的寒冷,纷纷拖着残疾的身躯来到院子里,寒风中,患者依依不舍地挥着手的身影,在虞斌心中永远定格。
  在回去的路上,有老人给虞斌打来电话,转告院里的老人们的祝福,叮嘱虞斌注意安全、注意保暖。虽然只是几句普普通通的问候和简简单单的祝福,却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
  “他们那种渴盼的眼神,总在眼前晃动,怎么也忘不了!”虞斌回忆:“那一刻,我萌发了要一辈子扎根在‘麻风村’的念头。”
  “与病人为友,和深山作伴”,说说很容易,真去践行,绝非易事。在偏僻的疗养院工作,清贫、寂寞、辛苦是显而易见的,年轻的医护人员只能用工作来打发时间,来度过那些难熬的夜晚。
  身为医生,虞斌几乎每周都有3~4天要轮值一次24小时的班,平时,也没有固定双休日、假期。
  如今,虞斌的儿子也上幼儿园了,喜欢向小伙伴们说自己当医生的爸爸是“白衣天使”。儿子的心愿就是想让同学们看看这个“白衣天使”。有一次,他答应了。可不巧,当晚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他又马上赶去了“麻风村”。儿子又哭又闹,说他说话不算数。每当想起这些他就心酸。可当他看到患者一脸的笑容,又觉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值!
  13位扎根大山的年轻医护人员,远离父母,难得与家人团聚。他们来到麻风村究竟为的是什么?虞斌想起了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四朵金花开在“麻风村”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在“麻风村”工作的13位医护人员却不这样看。每个人的人生路各不相同。先前是大家都苦,起点相同,终点不同;现在是大家苦乐不同,起点不同,终点也不同。
  对于终点,有人追求金钱、名利,而13位医护人员的人生、价值追求,则是“坚守理想,奉献青春”。
  13名70后、80后医护人员中,有4名女护士,大家都管她们叫“4朵金花”。 4朵金花正值恋爱花季,她们也和常人一样,有着美好而又浪漫的情愫。然而,她们中的2位,选择的伴侣是与他们一样从事医生职业,志同道合。
  潘美儿是该团队最早来“麻风村”的护士,曾获得了第42届南丁格尔奖、“感动湖州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十大职业女性奖”。
  现在,潘美儿是住院部的护士长,17年来,她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护理技能。一本《麻风护理手册》,她翻了又翻,迅速成为了护理高手。
  麻风病人往往四肢消瘦萎缩,静脉很难找到。潘美儿日夜训练,终于练就了一针见血的静脉穿刺技术。
  85岁的病人王奶奶,患了严重的胆囊炎,不能进食,需要静脉穿刺才能维持生命,但由于静脉太细,几个护士趴在病人床头,抱着满是溃疡的脚,累得满头大汗,仍没找到静脉。一番观察之后,潘美儿在病人颈部一针刺下,终于穿刺成功,救了王奶奶的性命。现在,王奶奶每次见到潘美儿,都要拉着她的手说:“谢谢你,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护士汪萌萌,初到“麻风村”工作,一个女孩子,面对的三面是墙、一面是小窗的房间,没有空调和风扇,男女共用的卫生间,却没有动摇她的信念。汪萌萌说:“比起以前住茅草屋、打地铺,已经好多了。”
  汪萌萌和12位年轻医护人员,把自身专业和对理想的追求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青春站在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起点上。
  “麻风村”没有时尚潮流,有时连手机信号都不稳定,不能聊QQ,发不了微博。有人说,离开城市、离开网络,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无法想象能超过3天。
  可13名70后、80后医护人员,他们中绝大数人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十多个年头。他们都是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同样爱发微博、玩微信,当工作与现实发生冲突,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与取舍。
  在“4朵金花”中,年龄最小、来得最晚的是归婵娟。她出身医生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父辈对工作的投入与热爱,2003年从嘉兴卫校毕业后,毅然投身于“麻风村”。
  记得2010年正月初一,大雪封山,呼啸的北风发出凄厉的叫声,门外积雪已经有40厘米厚。归婵娟看到这种情形,立即想到了疗养区老人的安危,赶紧起床。她深一脚,浅一脚,每踏出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辛劳,步行了十余里山路,及时赶到“麻风村”,巡视病房,查看是否有房屋倒塌及人员受伤情况。作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组长,归婵娟说:在艰难时刻,理所当然要挺身而出,不怕艰难。
  为给85岁以上的老人过“集体生日宴”,归婵娟每年自发买来蛋糕,用卡纸将老人装扮得像个孩子。
  为与老人交心,每到周末,汪萌萌天不亮起床,提前买好进山的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打好包装。
  为了省钱,沈国丽主动提出由自己带着大家种花草树木,她也因此被晒得又黑又瘦。就这样,一直坚持着,成了大家公认的“小管家”。“小管家”全然忘了自己的家,家人抱怨她回家少了、电话少了。
  ……
  几乎每位年轻医护人员都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他们为了理想和憧憬义无反顾,这也让他们的青春,站在了与很多年轻人不一样的起点。
  选择人生的美好前景
  被70后、80后医护人员的精神所感动,徐小桐老人为他们谱写下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你的血是那么的热,你的情是那么的真,盈盈的笑脸带来的是温柔,细心的呵护换来的是感动,啊!可爱的白衣天使,纵人事代谢,虽风起云涌,金车山中的这份真情永远珍藏,金车山中这份真情永远珍藏。
  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先进集体”……这是13名70后、80后医护人员在“麻风村”默默奉献、埋头苦干交出的答卷,用他们的话来说,选择的是“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那是一种美好的前景。
  为了这个前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支持着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和设施。他们憧憬着未来,向往着美好的远景。
  幸福的“麻风村”,温暖的“麻风村”,温馨的“麻风村”,是他们憧憬的乐园!
  70后、80后年轻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没有任何惊世之举,他们每天都在书写着平凡人生,他们做的每一件事,人们或许不难做到。但是,难以做到的却是信念和坚守。
  “十多年的‘麻风村’生活,虽然清苦,但的确体会到一种扎根后的充实,风险后的喜悦,付出后的幸福。”“村长”喻永祥喃喃自语。
  有了对憧憬的理想那份执著的信念,就会坚守,为了坚守理想,他们抹去泪水说服自己留下;为了心中亘古不变的信念,他们克服了千辛万苦,放弃都市的繁华和名利的诱惑。
  他们用新时代的青春和理想,书写着人生的壮美乐章。他们用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唤醒了深山中那一方沉睡的“麻风村”。这是这群可亲可敬的年轻人给我们当代青年的最好启示。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