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在向列车员询问 实习记者 李杰 摄
夫子庙离下渚湖有多远,可能很多人都没想过。可是,宁杭高铁一通,德清市民一眨眼的工夫就可来到夫子庙,吃上一口皮白肉嫩、肥而不腻的金陵盐水鸭。这些高性价比的出行梦,随着宁杭高铁的开通,已不再遥远。
7月2日,记者坐上了8点20分开往南京南的G7690次列车,率先享受了这种方便和快捷。
最高时速:303公里/小时
上午8点05分,记者走进德清站候车大厅。一大早,就见到不少“赶时髦”的乘客拉着行李箱亦或拎着德清特产正在检票口排队等待检票。
8点19分,和谐号准时驶入车站。8点20分,车缓缓启动,提速很快,只感觉两侧的树、河,排着队“唰唰”地往后跑。8点31分,列车仅仅运行了11分钟,就已到达湖州站。
守着车窗,树、房子、河……就像3D电影一样,扑面而来,擦肩而过。从德清到南京南,列车基本在高架上奔跑。倚窗观外,远处山色如黛,近处河塘农田,就像一幅舒展的立体画卷。
随后,记者开始在各个车厢内“溜达”。昨天的车厢内,处处能听到德清口音。很快,列车的运行时速就被提到了本次行程的“极致”速度,303公里/小时。
在行驶过程中,记者也测试了手机信号,总体来说不错。但是在经过隧道时,通话过程略受影响,声音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而且,在通过隧道时,由于压强突然增大,不少乘客还是出现了轻微耳鸣的情况。
就在记者与众多乘客交流时,列车驶进了南京南站——此时是9点33分。
10点34分,记者从南京南乘上返回德清的G63次列车。11时37分分,就回到德清吃上了午饭。
市民徐英和女儿周张弛在南京南站 实习记者 李杰 摄
“回老家探亲,只要一个小时。”
家住乾元齐星村的李美庆夫妇提着四大袋德清笋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回老家宜兴探亲呢。”李美庆指了指身边同样雀跃的老伴夏云娣,笑着告诉记者,“以前回老家坐大巴车要两个多小时。”
8点48分,列车到达宜兴站。“太快了,没想到半个小时都不到,我都不敢打瞌睡。”李大爷打趣道。
“我和女儿都晕车,以前每次来南京探亲只能坐火车。”列车上,记者遇到了带着女儿周张弛前往南京探亲的徐英。小张弛兴奋地和记者攀谈起来:“以前坐火车,不仅班次少,而且每次都要晃悠7个小时才能到南京,现在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早上出门,中午就可以到南京舅舅家吃午饭了。”
软硬件设施类似航空服务
记者乘坐的是二等座车厢,5人一排,椅子都是宽敞蓝色的靠背软座椅,座椅靠背配备了可折叠的小桌板,方便乘客书写或放置物品。更为贴心的是,每个座椅下方还有一个踏板,只要轻轻踩一下踏板,所有的座椅都能180°旋转,乘客就可以与后座的同伴打牌聊天了。
车厢内部两侧安装有小件行李架,每节车厢头部还设有大件行李的放置处。每个座位的前后方,车厢连接处、厕所、洗漱间都能找到电源插座。在两节车厢连接处,设置有饮水点。
洗漱间分为残疾人专用与普通乘客使用,一进门就是一面大镜子和自动感应洗手盆,还备有一次性坐便纸和纸抽。据乘务员介绍,列车内还备有“爱心服务箱”、“医药箱”等应急用品。同时,他们还将对特殊旅客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如果有腿脚不便的旅客,车站还将提供轮椅等辅助工具。只要乘客提前一站告知我们乘务员,我们就会通知相应站点准备。”
列车餐吧内除了推出每份15元、30元、45元等不同档次的快餐,还供应100多种休闲食品。
编 者 手 记
高铁向北 高铁往南
2013年7月1日,这一天,注定将对德清的交通史和经济、社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天,动车以最高时速300公里来回穿梭于宁杭甬等长三角美丽发达的城际间,德清终于赶上了每小时300公里的新时代新速度。
毋庸置疑,高铁带来的效应绝对不是1+1这样的累加,而是立方或者更多次方甚至是核聚变般的能量。
可以预计的是,高铁将改变德清市民出门旅行的方式,各大旅行社的旅游服务清单将面目一新;有着名山湿地古镇资源和“洋家乐”业态的德清旅游将再一次面临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德清学子将更多地选择江苏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大学为第一志愿;浙北和苏南这两块历史上颇有文化和经济渊源的沃土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德清融入大杭州经济圈的步伐更加坚定……
更多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已经发生或者将发生。
高铁向北,高铁往南。让德清人敞开胸怀去拥抱时代的变革和进步,让黄钟大吕的时代强音在山水秀美的德清大地上激荡回响,让德清人与时俱进去追赶新时代的速度。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