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寻找美丽德清嫂 >>
文字:   打印

沈志英:“吃土方的娘子军”
www.dqnews.com.cn 2013-12-3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约访沈志英前,一连打了五六通电话都没人接。直到当天傍晚,一个颇具“男子气概”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我是沈志英。真是不好意思,这几天太热了,干活的姐妹都中暑了,一下午都在忙着给她们发十滴水,电话都没听到。”

工地上清一色都是娘子军

  第二天一大早,记者来到一里洋房工地。“那个就是沈志英。”顺着一名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望去,穿着一身灰色长袖工作服,头戴一顶红色安全帽的沈志英正扯着嗓门指挥着一辆挖土机。远远望去,57岁的她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声音洪亮。

  跟随沈志英下到工地,要不是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喊沈志英,记者压根没发现,眼前这几个头发湿透、卷着裤腿、穿着粘满泥土的黄球鞋,正卖力挑土方的“师傅”,原来清一色都是娘子军。“别看这帮女人个子小,挑起土方来两个男人都不及她们。”一旁的男工友打趣道。

一把锄头扛起一个家

  沈志英出生在钟管镇东千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六。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沈志英从小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18岁时,为了帮家里多赚点工分,这个大姑娘和男人一样扛起锄头到地里干活,到工地挑砖、挖土方……

  沈志英特别能吃苦,干起活来丝毫不比男人逊色。从那时候开始,沈志英渐渐地就在这些用力气打交道的“男人活”中入了门,开始组织同村妇女参加土方工程建设。
  “记得最初的承包项目是干山水产大队和雷甸七里塘鱼塘改造工程,当时每个土方只有六毛钱。”沈志英随手捡起地上一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罐猛喝了一口水后说道,“当时哪来这么多挖机,只能靠双手挑土方,挖淤泥,没人敢承包。我偏要试试,叫上村里这帮姐妹就出发了。”

“吃土方的娘子军”战功赫赫

  “几年下来,经手的几个项目被评为优质工程,引来了好几个参观团考察。”言语间,沈志英满是自豪。从那以后,以她为首的女子分队,先后参加本地以及上海、嘉兴、湖州、内蒙古、江西等地农业示范园区、公路建设、航道改造、厂房、桥梁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被同行誉为“吃土方的娘子军”。

  前几年,升华集团在内蒙古投资兴建生产基地。内蒙古气候恶劣、风沙大,承建该项目的建筑公司邀请沈志英前去参加工程建设。内蒙古地处大西北,在高温干燥的情况下,一般人很难适应,更何况是工地参加劳动建设,住的是简易棚,风沙大的时候,连被子里都是泥沙。然而,沈志英的团队克服各种困难,经过18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圆满完工。

没有工友,只有姐妹

  “我跟着志英走南闯北,她对我们就像家人一样。她创业,但没有忘记村里乡亲们,特别把我们这些家庭比较困难且找不到门路挣钱的人组织起来参加她的队伍,让我们一起致富。”52岁的常桂英喜滋滋地说,“去年,我跟着她就赚了4万多呢。”

  “在内蒙古,志英替我们把行李全部托运减轻负担,3000多的运费全部都是她承担。她还带我们到杭州、北京等地游览,这些费用都是志英自己掏。每天来回武康钟管施工都为我们包车……”说起沈志英的好,周围的工友聚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

  “这帮姐妹平时给她们工钱都不肯要,我有困难的时候,反而还会拿钱帮助我。”沈志英拍着姐妹们的肩膀笑着说道,“我们几十个姐妹的感情比家人还要亲。”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