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长655.2米的紫岭隧道,再经过大山侧面的中心公园,映入眼帘的,除了醉人的绿色,还有便是一幢幢三层小洋楼依山而筑,错落有致,各具特色。这就是莫干山镇紫岭村。在这个大山深处的村落,有我县首个茶文化馆,有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旧宅,显得那么安逸脱俗。
跟随村支书柏建明漫步于村道,来到紫岭村茶文化馆,古色古香的大门、一把巨大的茶壶和室内成列的茶篮、茶凳、茶篓、茶扁、杀青锅等制茶工具,彰显了紫岭村浓厚的茶文化韵味。
忙完春茶,茶文化馆旁的仙人坑茶厂一片宁静。厂内墙壁上挂着一幅陆羽《茶经》,摆放着各种制茶设备,似乎依然萦绕着一种浓郁的茶香。
柏建明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作为全村一大特色产业,全村茶叶年产值有400万元。每到清明时节,村中500亩茶山冒着翠绿的嫩芽,茶农们忙着采茶、炒茶,那时候的紫岭村,茶香四溢。
路过紫岭农庄,见到三三两两的顾客走进店里。入店,每位客人喝到的便是产自村内的莫干黄芽。“只要有客人来光顾,一定会泡上一杯茶,让他品尝。村里的品牌拿得出手,当然要向他们介绍介绍。”就这样,山里人热情的服务与山中淳朴的茶叶,让顾客记忆深刻,也让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专程体验采茶、品茶乐趣。
“最热闹的时候要数清明前后那段辰光,不少前来采购茶叶的客商和成群结队的游客,一批接着一批,络绎不绝。”柏建明说,为了壮大茶叶经济, 2009年村里成立了德清县略新茶叶专业合作社,办起了茶叶公司,打响了紫岭品牌。
“这几年在创建‘和美家园’过程中,村里变化很大,道路平坦了,楼房变高了,闲暇时可以在中心公园锻炼身体,可以在活动室里看看书报。村民们的生活就像这茶香一样,好不惬意呢。” 种了25年茶叶的茶农老谢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