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培养孩子对乡土文化的爱
www.dqnews.com.cn 2013-04-22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访资深媒体人、锦麟公益基金会(筹)创始人杨锦麟

  4月20日下午,资深媒体人、锦麟公益基金会(筹)创始人杨锦麟先生第三次踏上德清的土地,并接受了《德清新闻》记者的专访。

  杨锦麟先生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锦麟乡村读书计划”在德清的启动——向莫干山镇中心学校捐赠“锦麟乡村图书馆”。杨锦麟说,选择德清是有道理的,因为一直以来,这个地方的人文、环境与众不同,虽然每次来德清都是匆匆忙忙,但是从德清这块土地上他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中国有2000多个县,德清与其他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色,那就是它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这就是德清的软实力。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现在很多人对此的态度是忽略不计。”

  杨锦麟说,当下许多语言粗俗化、苍白化的现象,跟忽略文化建设有很大关系。这次的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图书馆的捐献,它是作为“发现乡土文化之美 对话书香孟郊故里”系列活动中的一个内容。德清这次的“走乡村、读乡村、爱乡村”活动,归纳起来就是乡土文化、乡土认同,便于我们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培养他们对乡土文化的一种爱。

  “德清人的体面和尊严,不是靠你袋子里有多少钱,而是靠文化,这是之所以德清不能被取代之处。”杨锦麟说,没有文化的支撑,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德清这些年搞的大型活动都很有创意,而不是简单地去完成一项任务,无论是公民道德馆、游子文化节还是现代越剧《德清嫂》,都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把德清的文化传播出去。“由德清看改革开放的中国,由德清看中国当下文化建设的缺陷和不足,德清经验、德清现象能够给我们周边的城市甚至中国相类似的县市带来启示和探索。”

  “读书读什么?读道理,读常识。”杨锦麟说,要让更多人来关注、参与农村孩子的读书问题,要让他们懂得读书和做人的道理,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我们的乡土教材是取之不尽的,要让孩子们在走的过程中去挖掘,去发现,去品味,去喜欢乡土文化的根,最终去实现爱。如果对乡土都不爱,他能爱自己的国家吗?他能爱自己的民族吗?他能爱自己的职业吗?只有当我们的孩子接上‘乡土’这股地气后,他才能够做和人民最广大的利益相结合的事情。”

作者: 记者 陈德明文 宣宏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