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
文字:   打印

这一刻,书香飘满莫干山麓——德清“乡村读书”活动现场侧记
www.dqnews.com.cn 2013-04-22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4月21日,莫干山镇中心学校体育馆内,人声鼎沸,掌声如潮。除政府人士外,原香港卫视执行台长、现锦麟公益基金会(筹)创始人杨锦麟,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现锦麟公益基金会(筹)名誉理事长张浚生,国家海洋局研究员、我国大洋多次科考首席科学家陶春辉,《裸奔》作者、莫干山里茶园会所投资人司徒夫等众多名流齐聚一堂,开始就乡村读书话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在这场由“锦麟乡村读书计划”德清启动仪式、“中华乡村少年读书奖”设奖启动、“走乡村、读乡村、爱乡村”活动启动仪式、五位读书人物接受乡村少年致敬、书香孟郊故里对话等五项活动组成的德清“乡村读书”活动现场,记者发现了几个细节,与读者分享。

  杨锦麟:德清值得一来再来、来N次

  在“锦麟乡村读书计划”德清启动仪式后,我县十四名青春靓丽的少女身穿中式对襟短袖印花衫和蓝纱裙,走上了会场中央的讲台,开始为全体与会者表演德清民歌改编的《蚕花廿四分》。

  一开始记者还以为是表演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钟管东舍墩村娄金莲的作品《扫蚕花地》,但雏凤般的清音响起,却并不是原来土得掉渣的旋律和歌词,不是“三月天气暖洋洋,家家焐种搭蚕房……”,而是经过改编了的女子童声合唱,清澈、响亮,唱诗乐般的优美声音,感染了每一位在座的人。

  杨锦麟听后在与女主持人对话中感叹:刚才的这一曲新蚕花谣,优美悦耳,充分地证明了德清这方水土的确文化底蕴深厚。德清是一个值得一来再来、可以来N次的好地方。

  送限量版画与花向五位读书代表致敬

  在这次活动中,复旦大学研究生潘瑶菁这次作为读书人物代表上台接受了她的校友们的致敬词:“十年前,她还是我们一个山村小学里的同桌;十年后,她已经能用笔画出一个崭新的天地。……我们还等待你享受更多(写作)。潘瑶菁姐姐,我们向您致敬!”十年前她还是莫干山镇中心学校的一名小学生,她在这里读完了小学的全部六年,对这里的一切充满着感情。与其他读书人物代表一样,主持人杨锦麟向她送上了礼品——一捧刚从山里采撷来的红杜鹃,和一幅“锦麟乡村读书计划”版画。

  记者现场采访到了这幅版画和锦麟公益基金会(筹)LOGO的作者——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王晓林先生。王晓林说,去年锦麟公益基金会(筹)的一个骨干是浙江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向他提起需要一个LOGO形象请他帮忙。于是他就作了专门设计,画面上,有一小孩骑着一头麒麟,手里捧着一本书在读。整个画面显得稚拙、质朴,富有乡村气息。

  “这是为读书人物代表专门定做的版画,全国限量印一百幅,到目前为止只送出五幅。”王晓林特地这样说明。

  莫干学子:很想读更多书拿奖学金

  乡村读书活动像一阵春风,渐渐地渗入德清学子的内心,使他们对读书充满了期待与向往。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位在莫干山镇中心学校就读的孩子,请他们说说心中的想法。

  初一(2)班的女同学高戈在“中华乡村少年读书奖”设奖启动后表示,她很想拿这个奖学金。平常学习也很认真的她说,以后将会更加自觉、刻苦地读书,因为奖项更加激励她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也在这所学校就读的陈熠同学告诉记者,他喜欢看科普类图书,因为他对外星人和太空之类的内容很感兴趣。“锦麟乡村读书计划”启动后,学校里有了锦麟乡村图书馆,这会让他有更多更好的科普类读物可以看到,他非常期待这些图书尽快尽早到来。

作者: 记者 朱宇飞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