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人文德清 >> 英溪文苑
文字:   打印

电影往事
www.dqnews.com.cn 2013-04-1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同事们常去县城看电影,过后到办公室说:“在电影城看电影,感觉就不一样,一个字——爽!”我也看过一两次高科技大片,感受过音响画面的震撼,但我更心仪的却是童年的露天电影。

  那时,隔一段时间村里会放一场露天电影。我们镇的放映队是一艘手摇船,船舱装饰得像轮船。午后早早停泊在村前的河埠头,把放映机搬进村小学的操场上,摆放调整好,拉上幕布,静静等待。村民们把这一天当成是节日,十里八乡知道这个消息都赶来了。有的在本村亲戚家吃晚饭,然后说说笑笑一起去电影场。太阳还没落山,放映机周围的凳子已摆得密密麻麻、水泄不通了,有些人来晚了,如果想见缝插针,立刻会遭到先到者的反对,由此引发的冲突屡见不鲜。

  夜幕降临,电影场渐渐坐满了人,大伙儿兴高采烈,激动地等待电影的放映。最开心的是小孩,这一天,我们早早吃好晚饭,在家里翻箱倒柜寻找零钱。奶奶会在我衣袋里塞一把花生和冻米糖。货郎消息特灵,也挑着货郎担来了,总有几个小伙伴,拿着硬币去买喜欢的小玩意。

  当电影幕布突然出现放光的天安门(北京电影制片厂)或者五角星(八一电影制片厂)或者工农兵(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标志时,整个场上马上会寂静无声。随着剧情的深入,我的心就会跟着剧中人物开心着,快乐着,悲伤着,愤怒着。

  最早放的是黑白片,后来有了宽银幕,又有了彩色电影。无论放什么电影,大人们总看得津津有味,而我们小孩更多的只是感受那种热闹,并不好好在位置上坐着,而是一起玩耍、捉迷藏、分享食品……夏天蚊子多,我们更坐不住了,从人堆里钻出来,围着货郎担,让他讲故事。

  中途要换片子了,银幕上会短暂的空白,有些调皮的孩子就站起来钻到机器前,把手伸到那缕光束中,做出各式各样的手势投射在银幕上,一时间,在那白白的银幕上,会出现一只只似像非像的“小鸭子”、“小狗”……直到放映员大喝一声:“老实点”,孩子们才安静下来;可一会儿,又有小孩猛地把手举起来舞动一下,又赶快放下。银幕拉在两根大毛竹上,闲不住的小伙伴又相约跑到银幕的背面去观看……

  看电影,最怕“跑片”。一部电影往往在几个放映点之间轮着放,当拷贝接不上时,大家都会站起来,舒展一下身体,或到场外方便,一刻也闲不住的孩子们又会打打闹闹起来……当有人高声喊道:“片来了!”只见满头大汗的送片员从场外穿过密密的人群,急匆匆地赶过来,大家又会马上安静下来。

  电影结束了,人们尽欢而散,你喊我应,一片嘈杂。而那些玩累的孩子,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睡着了,害得大人们到处寻找,使劲呼唤。回家的路上,孩子们迷迷糊糊,不是被大人拖着,就是背着,累得大人们气喘吁吁。人回家了,狗都叫起来了,家家户户的犬吠声混合在一起,热闹极了。

  外村放电影我们也去看。小的时候跟着大人去,年龄稍大点和同伴结伴而行,乘着浓浓夜色,一次次走进邻村,打着手电筒,提着风罩灯,深一脚,浅一脚,不怕累,不畏难,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摸黑行走的情景,至今想起来还那么开心、那么有趣。

  那时看得最多的电影有《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卖花姑娘》、《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奇袭》、《侦察兵》、《红色娘子军》、《铁道卫士》、《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三进山城》、《渡江侦察记》、《上甘岭》、《苦菜花》、《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真是数不胜数。每次放过的电影,总被大人们反复地说起。 现在,乡村的夜晚看露天电影早已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代替露天电影场的是和美家园的乡村大舞台。但那些看电影的经历却还历历在目,那些由电影而串起的美好夜晚让人想忘也忘不了。

作者: 吴郁泉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