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忠英对我们比对亲生父母都好,这辈子能遇上这样的儿媳妇,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啊!”禹越镇三林村的周子法、沈士加老两口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他们口中的忠英是家中的大儿媳,四川人,嫁到德清有17年了。
说起这位外来媳妇,三林村无人不晓。近日,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草桥组陈忠英的家。周子法、沈士加两位老人正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晒太阳,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太太便朝着屋里“忠英,忠英”地喊。“阿妈,什么事情?”一位个子不高、说着方言的中年妇女应声从屋里走出。
陈忠英是四川人,可眼前的这名妇女却说着一口地道的方言,看见记者疑惑的表情,陈忠英笑着说起了自己学习方言的经历。1996年陈忠英嫁到周家,不会说方言,跟公婆沟通很困难。“一点都听不懂也不会说,阿爸阿妈只会说土话,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有时候他们好好地说话我以为他们在吵架,于是我就开始逼自己说土话。”她说道。为了尽快学会方言,陈忠英不仅天天缠着丈夫与她对话,平时见人就说方言,也不怕自己说得不标准被人笑。“除了忠英,村里也有别的外来媳妇,会听方言但是不会说,忠英不一样。”陈忠英的一位老邻居说道,嫁过来才两年,陈忠英就能用方言与大家沟通了。
婆婆沈士加告诉记者,前年冬天自己摔了一跤,把腰摔坏了,从那时起陈忠英一点家务活都不让她干。婆婆在床上一躺就是三个多月,在那段时间里,陈忠英每天一早起床,给婆婆烧好早餐和热水,等婆婆洗完脸吃完早餐,一切安顿好以后才赶着去厂里上班,下班回家就帮婆婆擦身洗脚,将换下来的衣裤清洗干净后再忙家务,一般要到深夜才能休息。这样忙里忙外两个多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圈,但她却没有一句怨言。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总会有磕磕绊绊,但她嫁过来17年,一句都没跟我们吵过,有好吃的先往我们碗里夹。戏文里才有的好儿媳,让我们家遇到了。” 沈士加提到儿媳来一脸幸福。陈忠英是个开朗的人,平时有空就跟婆婆聚在一起说说心里话,聊聊家常,一声阿爸一声阿妈,叫得二老心里像灌了蜜糖一样甜。“有时候我儿子跟我吵几句嘴,她总是责怪我儿子,说他怎么好跟阿爸吵架的。”公公周子法说起儿媳妇,也是赞不绝口。
做媳妇难,做外来媳妇更难,而做一个外来的好媳妇则难上加难,陈忠英做到了。除了孝敬公婆,好心的陈忠英对患有精神分裂的小叔一家也格外照顾。小叔一家日子过得清苦,他们的开销,都是他和丈夫补贴的。小叔经常发病,陈忠英担心小侄子受到伤害,她便干脆把侄儿接到自己家里细心照顾,村里有人说她傻,她总是说:“都是一家人嘛,互相帮衬是理所应当的,何必斤斤计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