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游子的时代,游子文化、他乡故乡就成了一个拨人心弦的话题。昨天,在德清举办的第二届游子文化论坛上,余光中、余秋雨、张抗抗还有央视名嘴白岩松同台共论,游子文化是什么文化,故乡和他乡是怎样的情绪。
以一首《乡愁》唱响30余年的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在找“我是谁”,游子的方向就是为了寻找自我的价值。出生在荷兰的梵高曾辗转比利时、巴黎,最后在普罗旺斯找到了一生中最该画的东西,蓝天绿草向日葵,甚至是狂乱的风。
余秋雨总能在历史中发现惊人的故事,他说孟郊的出生年代公元751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折,转折的“折”,折缝中出行的游子就格外多,《游子吟》带有历史的寓意,历史的灵魂某种意义上就是游子。“二余”是浪漫的,白岩松则是理性的,他说德清“游子文化”概念的提出已经触摸到了地方软实力,文化的影响力才是发展的生命力,什么叫游子,做怎样的游子,只需记住“每个游子都是家乡递出去的一张名片”。
(记者肖菁 都市快报 2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