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德网之声
文字:   打印

母亲河,何日还你俏模样
www.dqnews.com.cn 2012-09-1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曲罢前溪往事遥,春风花落腻红消。”英溪河,又名前溪。

  史料记载:时至春日,两岸“桃花夹岸,落英缤纷,浮漾水面,烂若锦绣”。两晋南北朝时期,湖州武康县有前溪村,一村男女精习乐舞技艺,“江南声伎,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绿树成荫的英溪河畔,美妙的乐声此起彼伏,优雅的舞姿柔婉俏丽。

  “前溪歌舞”带着民间的淳朴和宫廷的华贵,以其曼妙的鬓影长袖赢得众多文人学者的赞叹,在中国歌舞艺术史上,它像是一只翩然飞去的黄鹤,只留雪泥鸿爪。

  英溪河作为武康人的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歌舞升平的盛况伴着“前溪歌舞”消逝在历史的长河,甚至六七十年代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俏模样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饱受污水和垃圾的困扰。

 

读者来信  见习记者 虞高岚 摄 

英溪河变了模样

  近日,本报收到环保志愿者凌先生的来信,里面附有六张照片。照片拍摄于英溪河官桥附近的河段。反映了对河口水库放水,水草、生活垃圾等被冲到英溪河下游余英坊河段的状况。来信中说:“水库一开闸,就有污水、脏东西流进来。水不流动的时候,垃圾漂浮在英溪河河滨公园一带,很难看。英溪河为什么治理不好?”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在德清游子社区,一位网名为“池边客2”的网友这么写道:“记忆中的英溪河清水碧波,鱼蟹成群。那时水底没有淤泥,全是沙石。脚踩动沙石会引得带着鲜艳花纹的小鱼儿前来觅食。还记得在铁路桥上往英溪河纵身一跃,虽然冒失,但诠释出少年时期对勇敢的理解。记忆的思绪可以回来,以前的余英溪却不再回来。”

  本报曾多次报道过被污染的英溪河。河水发黑、发臭的情况经过有关部门的治理明显得到改善。记者近日在英溪河河滨公园、余英坊等下游河段看到水面并无明显漂浮着的垃圾。不过官桥河段水面受污染的现象仍然存在:顺流而下的木屑、塑料袋、泡沫等垃圾被官桥西侧的两根竹竿阻拦,上游河段沿岸堆砌着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白色污染,河堤旁水草丛生。

 上世纪90年代的英溪河  记者 宣宏 摄

 为什么水这么脏

  老武康人关于英溪河的记忆是相似的。徐长兴今年70岁了,他从小住在武康居仁街上,对英溪河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那时英溪河的水非常干净,一眼望下去,河底黄色的软沙一清二楚,小鱼群来回游动,运气好还能看到蚬子慢慢打开壳伸出身体。”可就在20多年前,河水慢慢变得浑浊了,到现在,一说起这条河,徐长兴就深恶痛绝,“下雨水多的时候还好,水一旦变少,就发黑变臭。有时候还会有小鱼大批死亡浮在水面上,河底的淤泥就和墨汁一样黑。”

  母亲河不仅水面受到污染,水质也不能完全达标,为什么这么脏?记者经过实地调查和在县住建局、县环保局等多个单位的走访咨询,结合各方信息,初步找到以下几个原因:

  一、受上游对河口水库影响。水库不放水时,水域流通性差,大量垃圾、杂草被拦截在官桥上游一带;而水库放水时,堆积的垃圾又被急速而下的水流冲入下游河滨公园以及余英坊河段。于是,市民“定期”能看到整条英溪河上都漂浮着各类垃圾、水草。

  二、居住在沿岸的部分人士环保意识薄弱。英溪河官桥附近,特别是象鼻弄,简陋的出租屋遍布,大量外来人口集聚,他们将生活垃圾扔在沿岸,将生活污水排入河道,俨然把昔日的母亲河当成了露天的垃圾场。1974年就搬到象鼻弄居住的莫大爷(不愿透露名字)忍不住抱怨:“以前这儿住的人不多,水非常清,大家煮饭、洗衣服的水都在这条河里,年轻人还常常在河里游泳,可现在这儿到处是出租屋,居住着各类人群,每天清晨甚至有人把排泄物直接倒入河道。”

  三、流经区域是脏乱差地带。在城市化进程中,武康的老城区渐渐成为外来人口密集地,并随之暴露出大量问题。各种设施跟不上,生活方式不文明,使得武康城西一带社会功能日渐薄弱,卫生环境日益衰微,成为了一块脏、乱、差同时又治理难的区域。很不巧,这块“伤疤”正是余英溪的流经之地。

 

上世纪70年代英溪河上的官桥

 治标更需治本

  此外,记者从浙江省环科院湖州分院德清办事处了解到,余英溪位于德清农业、工业用水区,属于多功能区。2011年上横断面水体中DO、NH3-N指标超标,该断面水质并不能完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8-2002)中Ⅲ类标准的要求。水质不达标主要是受上游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共同影响所致。

  记者了解到,县住建局、水利局等单位每天都派人在英溪河城市内河河段来回清理垃圾,只是发现一处打捞一处的做法虽然能有效保证内河的河面整洁。一遇到水库泄洪、暴雨等情况,过大过急的水流仍会将上游垃圾冲下来,有碍市容整洁。究其根本,英溪河的治理还要从源头抓起。

  武康环卫所书记赖建平告诉记者,目前象鼻弄、城西等区域房屋过密,人口过多,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源源不断,治理污水的基础设施却远远不够。“因为是老城区,缺少管理,而当时城区规划又不够完善。老城区流动人口大,当地的住户在大片土地上建造密集的出租屋,却没有建造厕所,整个象鼻弄一带没有一个公共厕所。我们也建立了督察组不定期去象鼻弄抽查,每次都看到租户们将垃圾、排泄物打包在塑料袋里,随意扔在河里。我们多次和租户们交涉也没有效果,只能将垃圾袋打捞上来,带回垃圾中转站处理。”

  除了象鼻弄,104国道路边的污水包括附近部分企业的废水,也都直接流向英溪河。“平时对河口水库的水是被阻挡着的,流向英溪河的水都是104国道两边的污水以及城山上部分水,”赖建平透露,“目前104国道附近正在建造一个污水池,建完后104国道旁的污水会通过污水池引入污水厂处理,到时英溪河的水质将得到改善。此外,对河口水库如果能够每天都放部分水清理河道,而不是等到水很脏的时候再开闸放水,余英溪也会大不一样。”

  英溪河的治理不仅要依靠长效的环境管理机制,还要依靠可持续的城镇整体规划。日前,记者从武康土地流转等相关部门了解到,武康老城区旧城改造工程,已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相信武康县城西北角区域,未来一定能换上新貌。而我们的母亲河,也一定能渐渐重返当年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动人模样。

 

作者: 撰稿 见习记者 虞高岚 牟玲芳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