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德清新闻网投稿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好人网 >> 和美乡风
文字:   打印

守护道德"种苗" "乡风馆"塑出文明新景
www.dqnews.com.cn 2012-09-03 德清新闻网

   新华社杭州1月29日电(记者陈芳、余靖静)从村里的古今精英、道德模范榜,到和美家庭的文明新风版,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乡风馆”,在浙江德清遍地开花。让人们感受到浓浓村落文化的同时,也将今日的道德乡风呈现在大家面前,形成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记者春节期间在浙江北部的德清县走访时了解到,德清县继2009年在全国建立第一个公民道德馆后,又把道德新风引向农村,这里有42多个行政村建起了“和美乡风馆”。馆里有对村史、村貌的讲解,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村里的各种“文明榜”。老百姓说,从前村与村之间比赛修桥铺路,现在日子好过了,就要比“乡风文明”,通过“乡风馆”这面镜子,可以照照自己的公德言行。

    德清东部的厚皋村,有一位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明星”村民--81岁的陆松芳,以拉煤为生,生活清苦,却乐善好施。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三天,老人向灾区捐出了1.1万元。赚这笔钱,老人要拉两年多的煤。一年多前,村里在通往镇上的必经之路旁建起了“乡风馆”,把老人的事迹作为重点放进了馆里。

    春节期间,上柏村村里篮球场边上那间220平方米的“乡风馆”依旧照常开放,900多户人家招待邻村客人有了好去处。养猪大户朱小勇告诉记者,馆里头上榜的“好婆媳”“好儿女”“和美家庭”都是由大家评出来的,“如果评不上,你出个几万块都挂不上(墙)去”。     

    “民间设奖、奖励百姓”--“孝敬父母奖”、“助人为乐奖”等“草根奖”令人倍感亲切。和共和国同龄的老村支书陈泉根说,“乡风馆是一个村的人心所在,是一个村的精神支柱。”

    在莫干山海拔三、四百米的后坞村,“乡风馆”是幢由老礼堂修缮一新的二层小楼,外墙上,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的题词十分醒目。在馆里,除了各种好人好事的“榜单”外,最有特色的是打谷桶、风车、草鞋耙、山袜……这些老底子用过的劳作农具和生活用品,一台老风车上还可以看到“光绪 丁酉年”字样。村支书项明亚说,这些“老古董”都是村民主动捐献出来的。

    23岁的邵晶晶年前刚在外地回村,她告诉记者,“乡风馆”像一面窗子,从中可以看到农耕文明的痕迹,让我们这些外出工作的人能感觉到“根”。

    在白彪村,大学生“村官”房凯红告诉记者,“乡风馆”如今成了周边村民讲事明理的样本,谁家婆媳不和了、邻里之间吵架了、孩子闹网瘾不愿读书了等,都会举例说到馆里的人和事。看看本村的古今精英、仁义之士、战斗英雄、道德模范、五好村民等,心也平了、气也顺了。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德清县名蕴含道德含义。近年来,20多位普通老百姓自己拿钱设立了“草根奖”奖励老百姓,全县涌现出各类公民道德先进典型5000多人,其中两人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公民道德教育如何服务更广阔的农村,且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德清县文明办在调研中感受到,对农民最有说服力、最具教育作用的,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先进人物、好人好事;最让他们津津乐道、且又充满自豪感的是本村的文化历史、名人先贤。

    德清县委宣传部部长张林华说,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却不断质疑“公共道德滑坡”的时代,“和美乡风馆”的涌现,是对村落文化的抢救、保护,也是对道德阵地的完善和培育,这些馆使积淀了数千年、有鲜明地方特色、且深受农民喜爱的草根文化得以传承,如同集聚农村优秀道德文明的新“祠堂”,看似调整的是一个个村庄的“小气候”,实则影响的是社会文明的“大气候”。(完)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