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虽然已经是立秋后,但室外仍旧烈日炎炎,气温再次飙到37℃。当市民们走出空调房,感到一股热浪袭来,闷热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有成百上千的建筑工人,驻守在德清各处的施工现场。他们的衣裤被汗水反复浸湿,一栋栋城市建筑却在他们手中慢慢矗立起来……
当天下午3点钟,记者走进武康城南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工地。建筑工人们有的搬运、有的搅混凝土,有的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紧张作业,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在大门口附近,五名建筑工人正打开了一个水笼头,争着往自己身上泼凉水。“热!”其中一位建筑工人说。他脱下被汗水浸透了的长袖衫往水中冲,拧几下后往自己脸上抹了通。随后,建筑工人逐个脱下穿在脚上的粘满混凝土的长统塑胶鞋,把鞋放水中冲干净,洗干净脚,穿上塑胶鞋重新回到了工地上。
“我们在给楼层浇注混凝土,天气再热,也要穿上塑胶鞋做好防护工作。” 建筑工人们介绍。由于天气太热,塑胶鞋内的汗水早已把脚泡得发皱,工人们干一阵子活,就跑下来把鞋子放冷水里冲一遍降温。
今年刚满18岁的贵州小伙子杨毅头戴安全帽,正坐在工地的泥地休息。他一口气喝完了大半瓶冰红茶,脸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滴,皮肤已被晒成黝黑色。他是一名小工,每天不停地穿梭在工地上,负责搬运地面上的建筑材料。“明年我就要考大学了,我来工地上工作是为了赚学费。”他说。小工每天的工资在100元到150元之间。每天早上6点上班,傍晚6点下班,酷暑天气下,中午11点至下午2点半是休息时间。
杨毅说,每天做小工还不算最累!他的爸爸妈妈,在德清的另一个工地上打工。他的老爸做大工,活儿更累。这次暑假打工经历,让他明白父母赚钱养家很不容易。
今年47岁的安徽人郑雪玉和丈夫也是该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郑雪玉说,为了防暑,他们尽量避开最炎热的时段作业。即使这样,她身上的衣服常被汗水浸湿了又被太阳晒干,同时又有汗水不停冒出。晚上回到家,衣服常因汗水中的残留盐分变得发硬。
负责武康城南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期二标段的相关负责人陈旭明介绍,整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工地上共有300余名建筑工人,大伙儿来自五湖四海,整个夏天都泡在了这个工地上。大伙儿汗也出了,钱也挣了,人也晒黑了,建设中的楼房也是一天比一天高。这个位于武康塔山街以南、英溪南路以西地段,总规划建设用地120亩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一期,将于2013年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