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德清新闻网投稿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文字:   打印

“德清站”更名为“德清西站”
www.dqnews.com.cn 2012-06-11 德清新闻网

宣杭铁路“德清站”将更名为“德清西站”

乘火车的乘客注意,自6月20日起,武康永安街西端的火车站更名了

  德网讯 (记者 罗垚 实习生 袁燕芬)记者日前从县发改委获悉,国家铁道部已经正式下文,宁杭客运专线(高铁)德清站点确定命名为德清站。而自6月20日起宣杭铁路原德清站则更名为德清西站。

  据悉,目前,宁杭客运专线正在紧张地施工中,预计明年初建成通车。宁杭客运专线德清段火车站建成后将命名为“德清站”。为了避免站名混淆不清,将位于莫干山大酒店附近的宣杭铁路原德清站更名为“德清西站”。6月20日起正式启用“德清西站”名称,请乘客出行时注意变化。

  记者从我县铁路单位了解到,目前,有关更名的数据统计、标志牌更换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在此也提醒旅客:6月20日以前购买的火车票,票面上显示的还是“德清”;自6月20日起购票的旅客,票面上显示的将是“德清西”。旅客在购买火车票时,请说清目的地是德清站还是德清西站,以免给出行带来不便。

这里是武康千秋街最西端,原武康站就在这儿

从火车站更名,看德清巨变

  自6月20日起,德清火车站正式更名为“德清西站”。这不由得让人回忆起火车站的历史来。昨天,我们踏着几个重要的节点,开始了一次历史“回访”之旅。

  沈毛毛是原火车站的老站长,与铁路结缘整整40年,经历了车站的多次更名,算是德清铁路的见证者之一。

  老车站是1972年建的,在原千秋街武康幼儿园一带。当时的车站不是真正站点,叫武康乘降所,只有一间简易站房和一股半道。后来,增设了两股段管线,车站有了月台,但也不足百米,一天只有两对杭州往返牛头山的慢车靠站。那时,很多人没做过火车,就常有人从武康坐到上柏“尝尝鲜”。

  1978年3月10日,德清有了真正意义的火车站,命名为“武康站”。尽管有了正式的命名,但当时的火车站挺小,候车室连现在车站1/4面积都不到,最多只能容纳50人,日客流量最多的时候也只有百来人。

  到了1988年,随着宣杭铁路的开工建设,原本清冷的杭牛线一冷清,武康站作为该线路的重要中途站也沸腾起来。“当时宣杭铁路大大减轻了沪宁线、沪杭线的压力,德清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沈毛毛这样说道。

  当日历翻到1992年9月的时候,莫干山已经闻名于世,为了打响德清在全国的知名度,武康站更名为“莫干山站”。那时,列车增加到4对车,日客流量在200人左右。从莫干山站出发最远能到南京,给市民提供了很大便利。一些年轻人新婚,去南京玩的特别多,就坐火车。到1993年,莫干山站搬迁新址建成新站,也就是现在火车站的位置。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员配备,都比老车站好了很多。

  此后多年,火车站的站点名称一直沿用“莫干山站”。然而,由于站名与地名不符,让乘客困扰不已。2005年8月18日,“莫干山站”正式更名为“德清站”,使这一困扰旅客多年的称呼“实至名归”。当时,宣杭铁路复线通车,德清站运力大大增强,通货能力增加,最多的时候每天有100多次客货车次,日客流量在800人左右。

  目前,火车站每天最多客货车次在150次左右,日客流量较为稳定在800人左右。“四十年,回头看看,德清站的变化真大,都变成华东第二通道了。尤其是春运期间,火车站每日输送外来务工人员上千人次,为德清经济建设作了很大的贡献。”沈毛毛感慨道,如今,随着高铁的即将开通,“德清站”又要更名为“德清西站”了,德清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伴随着宁杭客运专线(高铁)的建成开通,德清迎来高铁时代。可以预见,未来“德清西站”将与“德清站”同时发力,成为吸引内外资的两大“王牌”,再加上已有的交通网络布局,其撬动德清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记者 罗垚 实习生  袁燕芬) 

正在建设中的宁杭高铁德清站

火车的时间观念

  无论哪种交通工具,在我看来,火车是最具时间观念的。

  从“绿皮车”到“子弹头”,从慢车到高铁,几十公里的时速跃升至二三百公里,在德清的时间跨度是四十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大多数德清人没有坐过火车,坐惯了慢吞吞轮船的德清人,对火车的想像是“快”。

  1972年,德清开来了第一趟列车。尽管客运列车是站站皆停的慢车,但给乘客的印象却是相当的“快”。那时候,经过三桥埠、武康、上柏的铁路叫杭牛铁路(也有人称杭长铁路),杭州与牛头山之间开着两对客车,黑色的蒸汽机头拖挂着六节绿皮车厢,从德清的三个站到杭州,不到两个小时。

  其实,算算那时绿皮车的时速,武康至杭州,要绕老余杭旁的仓前,大约70公里,比公路上的汽车多跑约20公里,沿途要停六七个小站,走走停停,总共要跑近两个小时,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慢车。

  但乘客们为什么还是喜欢乘坐?在我的印象中,它从没有误过点。几点出发,几点到站,几乎分秒不差。两对客车上午9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均在三桥埠站交会,沿途老百姓甚至将客车的途经时间当作钟表来估钟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在杭州求学,我就经常坐火车。尽管那时汽车站班车已很多,速度甚至快过火车,但我依然选择乘火车。为什么?因为它“时间观念强”,且从不“失约”,没有隐性浪费的时间,有一种精准感的快乐。

  汽车将误点会解释为堵车,飞机将误点会解释为雷暴天气,老底子的客船则没有作解释的习惯,像途经新市的苏杭班、乌杭班的时间,常常是毛估估的,只有刻板的火车像发条上的指针,不论你喜不喜欢,它永远是准时的,像个从不失信的生意人,它会准时开门,准时打烊,时间久了,就会积累信用。

  现在,德清站更名为德清西站,新的德清站将马上启用。德清站与德清西站将比翼双飞,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节约更多的时间。(一人)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