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县两会 >> 2012年两会 >>
文字:   打印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3月13日德清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www.dqnews.com.cn 2012-02-1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王  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德清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及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县十三届人大各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创经济强县、建生态德清、构和谐社会”目标,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和“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四个工作重点,续写了德清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篇章。

  ——四年来,我们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县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72.5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141.6亿元,年均递增15.4%,人均生产总值超4000美元,一二三产比例从12.0:59.3:28.7调整为8.3:62.6:29.1;财政总收入从7.8亿元增长到17.3亿元,年均递增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3.6亿元增长到9.3亿元,年均递增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6.3亿元增长到40.3亿元,年均递增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30.5亿元增长到82亿元,年均递增28%。德清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已从2002年的第48位跃居到2005年的第39位,8个乡镇成为全国千强乡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大力实施了“百亿投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程”,四年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61.4亿元,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县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产值的增幅连续四年保持了30% 左右的高位增长,2006年工业总产值达513.6亿元,规模企业产值完成289亿元,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455家,其中“亿千”、“双五”企业达到72家。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生物(医药)化工、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比重已达69%,我县被列为生物医药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四年来,共实施国家和省重点技改、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93项,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以上新产品957项、专利授权347项、国家免检产品8只、国家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1个、省著名商标17件、省级名牌产品7只、省知名商号6家。全面实施循环经济“9931”工程,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淘汰水泥机立窑生产线10条、粘土砖瓦窑21座,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9.3%。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推进“农业企业化、就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保障社会化、管理民主化”为重要路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县委书记、县长专题培训班上交流。制定实施了农业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规划,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加快推进,特种水产、早园笋、畜禽、蚕桑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四年来新增各类农业企业35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新增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达70只,获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5只。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74家,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制定了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纲要,编制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县物流发展规划。加快旅游业发展,下渚湖湿地风景区成功开放,并被评为省级风景区,我县被评为2005年度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2006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00万人次,初步打响了“名山湿地、休闲德清”品牌。商贸业加快发展,45万平方米的杭嘉湖家居大市场建成运营,引进了沃尔玛购物广场项目,“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实现全覆盖。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67.6亿元增加到117.2亿元,贷款余额从42.4亿元增加到84.5亿元。房地产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社区服务等其他服务业得到了健康较快发展。

  ——四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区域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利用外资取得大进展。两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落户我县。四年来,每年实到外资超过1亿美元,累计引进外资5.29亿美元,引进县外内资102.4亿元,其中杭资82.4亿元。截至2006年底,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我县投资创办企业600多家,建成投产的杭资企业达236家,外来投资企业对我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超过了30%。加快了平台建设,德清经济开发区和德清工业园区、乾元—雷甸、新安—禹越、钟管—洛舍“一核心四区块”的临杭产业带布局初步形成,产业承载力得到明显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四年来,全县外贸自营出口累计达到了13.45亿美元,年均增长45.7%,总量列全市第一。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生物医药、机电产品自营出口已占出口总量的56.6%。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在阿联酋等8个国家设立了14个对外贸易窗口。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本运作取得新进展,2家企业成功上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监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削减行政审批事项166项,削减率达46.8%。全面推行农村综合改革,免征了农业税,稳步实施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事业单位改革,全县乡镇内设机构从139个减少为66个,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强化,投资、财政体制改革取得进展,乡镇债务管理得到加强,11个村的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同时,城市管理、教育、卫生、文化、金融等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四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狠抓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按中等城市定位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实施了60多万平方米的县城规划区房屋拆迁,积极向上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各类建设用地2.8万亩,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底的12平方公里拓展到2006年的17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39.7%提高到51%。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百亿十大”工程,德清大道一期、104国道德清段提升、德桐公路改造、杭湖锡线德清段航道改造、客运中心、对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城防工程、导流港拓浚及东大堤加固加高、洛舍大闸迁建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完成。供电、通信等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规划、公交、供水、垃圾处理四个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全县229.3公里的康庄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等级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率均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100%,自来水通村率达90%以上。城乡环境日益改善。深入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创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0个,村庄环境整治受益面达到了78%以上,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了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人均绿化面积从8平方米增加到17.8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全面启动和大力推进生态县建设,编制并实施了生态县建设规划、西部保护和利用规划,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加强了西部山区生态和对河口水库水源的保护;加快生态镇、村建设,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个。同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实施千里生态长廊建设,大力推进矿山企业综合整治,关闭矿山企业33家,实施废弃矿山复绿治理23家,完成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19家,整治河道282公里,整治黑烟囱企业140家,完成绿化长廊建设880.1公里,植树95.5万株,有效地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深化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德清模式”,建立了县科技创业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担保公司,我县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和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县。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县职业中专、新德清一中、县实验学校、中利达外国语学校建成使用,湖州技工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普及了十五年教育,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列全市第一。改善教师待遇,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教师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和教师健康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开展“欢乐德清”系列文化活动,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我县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加快推进卫生事业,实施了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建成启用了县卫生监督所大楼,完善了120急救体系,大力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截至2006年底,全县已建成95 个,使广大农民就近获得了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扎实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四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500多人,申报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2个。同时,人口计生、体育、广电、新闻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妇女、儿童、老龄、民族宗教、档案、统计、侨台、外事、气象、史志、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我县荣获首批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浙江省“十五”期间人口计生工作示范县称号和省级双拥模范县二连冠。

  ——四年来,我们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2年的10165元上升到16945元,年均递增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5178元上升到8543元,年均递增13.3%。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四年来共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6万个,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四年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4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71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养老保险基本支付能力达到14.9个月,比2002年末增加12.2个月;全面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共参保2.79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即征即保。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门诊零起点报销和特殊病救助三条保障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参保率达97.6%;建立了低保线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调整机制,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由38%提高到99.5%,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由26%提高到97.1%。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建成7.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实施了廉租住房制度,满足了734户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完成低保户危房改造721户和特困残疾人危房改造259户。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县政府每年坚持为民办一批实事,建立健全了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换届以来3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件件得到较好完成。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健全信访排查调处机制,完善“12345”县长热线电话制度,妥善处置了各类社会矛盾。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态势。高度重视公共安全,积极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取得了抗击“非典”、台风和防控动物疫病的胜利,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县”称号。

  ——四年来,我们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工作和事项,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推行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和政协委员重点提案制度。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规范行政行为,以“四五”普法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健全完善全县经济社会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更多地运用了规划、产业政策、技术和环境标准等手段改善政府经济管理。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体系,强化效能监察,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政府反腐倡廉工作,注重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建立了统一招投标平台,完善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过去的四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为我们在新一轮发展中建设“富裕德清、和谐德清”、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致,千方百计克服要素制约,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德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德清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四年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与德清实际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符合德清实际、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富民强县、发展惠民的高度统一;必须始终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和先进发达县(市)相比,我县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集聚度还不够高,块状经济发展不明显,土地、资金、人力资源、环境容量等的制约还将长期存在;二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等方面办法不多,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低收入家庭生活存在不少困难;三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任务还很重;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发展的新要求,依法行政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世界经济可望保持较快增长,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发展势头良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内需求将继续扩大,宏观经济环境将进一步改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尤其是杭宁城际轨道、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我县临杭近沪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现,这一切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近几年我县招商引资的不断突破,技改投入的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为我县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积蓄了较大的后劲。特别是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勾画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加快建设“富裕德清、和谐德清”、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光荣任务。全县上下奋勇争先、加快发展的心更齐、劲更足。当然,我们也将面对经济环境变数更大、地区竞争更加激烈和要素制约长期存在等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清醒,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应对挑战中争取主动,在扬长避短中争创优势,在超越自我中寻求突破,以新的作为为德清发展赢得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好更快发展的五年。

  根据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市委“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要求和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进一步突出“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四个工作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建设“富裕德清、和谐德清”,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力争通过五年时间,把德清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更加高效、居民生活更加殷实、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社会事业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富裕德清、和谐德清。到2011年:

  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000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3%;

  财政总收入达到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

  城市化率达到65%;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0%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年均分别增长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倍加注重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确保经济运行平稳,更加关注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增长,力争在提高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正确认识和把握需求增长与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力争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坚持和落实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和落实好稳定这个第一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力争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二是倍加注重改善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打造“文化大县”,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农村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管理,打造“平安县”,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倍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政府调控、引导和监管,加快构建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社会领域体制改革,积极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府运行机制。

三、2007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富裕德清、和谐德清”建设的重要一年,是新一届政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今后五年的发展,意义重大。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自营出口额增长25%;财政总收入增长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

  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杭州湾产业带加快建设、杭州网络化大都市空间加快重构的机遇,全面接轨沪杭大都市,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形成对外开放大格局。

  务求招商引资实效。坚持招商引资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坚持增加总量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坚持引进资金与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和专业人才相结合,坚持内外资并重,科学选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坚持一、二、三产并举,拓宽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外资利用上实现新的突破,确保实到外资1.5亿美元,力争1.6亿美元,实到内资25亿元。积极创新招商方法,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广泛挖掘、收集和捕捉各类信息,紧密跟踪项目线索,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实行招商引资与激活民资“双轮驱动”,强化以企引企、以商引商,鼓励企业嫁接改造、增资扩股。想方设法让已引进杭资企业在德清投资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调整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大力推进平台建设。优化临杭产业带“一核心四区块”布局架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德清经济开发区拓展及德清工业园区和重点区块、大型内河港区的规划布局与开发。全力推进德清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和权责关系,加快一期扩容区域配套设施的完善,做好三期规划调整1平方公里道路的规划与建设。出台开发区空间拓展方案并抓紧启动实施。培育德清工业园区产业特色,完善提升配套功能,打造我县东部工业经济中心。强化重点工业区块之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实现联片发展。加快湖州海关德清办事处报批等前期工作,启动建设湖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德清办事处,切实改善招商引资环境。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完善进出口贸易的政策,积极培育企业出口主体,鼓励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重点拓展中东、非洲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在继续保持竹木制品等传统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增强机电设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鼓励自主品牌和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要素保障,增加资源性产品和关键设备进口。规范外贸经营秩序,健全外贸风险预警、应对机制。以扩大能源资源和技术合作为重点,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有实力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全力加快接轨沪杭。建立健全接轨沪杭工作机制,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明确目标、加强考核,确保有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认真组织策划接轨沪杭经贸活动,定期开展专题接轨活动,以有效载体推动接轨工作。强化接轨上海工作,筹建县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充分利用上海的科技、信息、人才、资本和国际化平台等资源,努力在产业转移、农产品进沪、人才引进、接轨世博、旅游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坚持强工业不动摇,大力实施强工业“1188”工程,千方百计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响品牌,促使工业总量增加、结构优化、消耗降低、效益提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德清实际、富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狠抓有效投入和项目推进。继续深入实施“项目推进年”活动,盯牢盯紧重大项目,在手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确保完成工业性投入62亿元,力争65亿元。狠抓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工作内容和责任,做好跟踪衔接,加快项目前期进展。成立重大项目协调服务的专门工作班子,排出一批重点项目清单,完善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建立各乡镇、部门的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考核制度,发挥项目协调机制的作用,确保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建设项目不少于40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5项。加强日常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最大程度发挥现有生产能力。制定工业产值“三年冲千亿”行动计划,完善乡镇工业经济上台阶考核办法,确保全部工业和规模工业的产值、效益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幅,为实现“三年冲千亿、五年上台阶”目标打好基础。

  狠抓产业提升和产业集聚。继续坚持培大育强。完善与投入产出、财政贡献和安置就业相挂钩的扶持政策,着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和现代家庭工业发展。落实推动企业上市的各项鼓励政策,加大力度支持企业上市。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进一步创新“德清模式”。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扶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涂装设备、磁性材料、钢琴制造、汽车电子电表、软件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抓好自主品牌建设,推动企业由无牌、贴牌向有牌,由有牌向名牌转变,加快创建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力争新增省级著名商标和省名牌8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实现零的突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实施“9931”工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完成节能降耗减排任务。积极推进产业集聚集群,以引进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的大项目为突破口,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集聚效应。围绕发展生物医药、新型纺织、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等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块状经济,扩大产业集群规模。

  狠抓土地集约利用和要素优化配置。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观念,依法从严从紧管理土地,健全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坚持有保有压,按照功能定位统筹安排建设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全面实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合理设置准入条件,建立投资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强化用地批后监管和用途管制,切实提高投资密度、容积率和“亩产量”。鼓励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完善金融考核奖励政策,积极引进县外股份制银行在德清设立分支机构,加强电网建设,突出将有限的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倾斜,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和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项目倾斜。

  (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把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任务,紧紧抓住我县被列为全市建设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示范县这个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村“五化”,实施“1251”计划,积极推进与浙大合作项目建设,不断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深入推进以东苕溪、导流港为界的全县东西两大农业区域布局,加强农产品规模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与培育,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规模经营,重点发展水产养殖业,优化提升畜禽养殖业,加快发展茶果、早园笋和花卉苗木业,改造提高蚕桑业,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以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络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企业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强化农产品安全保障,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知名度、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把广大农民培育成为适应分工分业要求和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千方百计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快村庄布局调整,推进中心村建设,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结合农村宅基地复垦,引导农民住宅建设和居住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努力把传统村落改造成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服务健全、文化丰富、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新社区。继续实施和完善城乡规划、公交、供水、垃圾处理“四个一体化”和新农村电气化,深入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延伸联网和河道整治,巩固公交一体化改造成果,加快城乡公交场站建设,加快新五公路、下仁公路、菱新公路、南钟公路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稳妥地推进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通过招租、合作、联合等形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培育稳定、可持续收入来源。积极推进宅基地、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用地面积,努力获取集体建设用地折抵指标,拓展集体资源运作空间。完善村内一事一议制度,建立财政扶持村级组织运转补助办法,健全村企结对共建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全面发展。完善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按照三年一轮审的要求切实抓好村、组财务审计,确保支出科学、合理。

  (四)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着力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城市的辐射集聚作用,关键取决于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功能,这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目标取向和重要保证。

  高起点抓好规划编制。进一步提高规划起点,优化规划布局。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德清县县域总体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在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城镇布局规划、镇村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加强各类专业性规划的统筹协调。继续实施阳光规划,强化规划管理,确保规划刚性实施。

  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推进县城规划区农民拆迁安置房、行政中心、体育中心一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城市东扩,完善道路体系,拉大城市框架。实施三桥集镇整治,着力提升德清“北大门”形象。强势推进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德清段项目建设,实施武新线航道改造。启动杭宁城际轨道德清段和德清大道延伸至乾元段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

  高效能抓好城市管理。探索建立城市和乡镇集镇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力度,加强武康城区“六小行业”和乡镇集镇管理,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加强街道社区建设和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发挥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继续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加强城市的亮化、绿化、美化和净化工作,实施城区雨污水管网改造,强化市政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壮大第三产业的规模和实力。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差异发展、培育优势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第三产业的规模和实力,使之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增加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优先发展旅游业。加快下渚湖景区旅游集散中心、环湖景点、豸山岛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加强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努力争创4A级景区。抓好省旅游重点乡镇和特色村建设,有序发展乡村游和农家乐,积极探索工业旅游,逐步形成以下渚湖湿地风景区建设为核心,西部环莫干山生态旅游区、东部水乡古镇旅游区建设为两翼的大旅游格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管理,健全全县旅游标识系统,加大旅游宣传和促销力度,全力打响“名山湿地、休闲德清”品牌。2007年力争实现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7亿元。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继续强化杭嘉湖家居大市场的招商和宣传,举办第三届市场推介会,积极引进品牌大户做强做特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余英坊商业特色街兴街旺铺。加快推进沃尔玛购物广场项目建设,力争2008年上半年开业。深化“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完善农村商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利用杭宁高速、京杭运河、杭湖锡线、东苕溪等重要交通干道,发展以大宗物资流通加工型、产业基地型、专业市场型和都市配送型物流为主要特色的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中球冠、华东酒类交易中心、浙江令通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浙北区域性物流中心。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对房地产业发展引导,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立透明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统一管理制度,加强房地产开发资质和开发项目管理。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提高住宅小区建设品位,控制商业用房建设,开发特色休闲房产,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

  同时,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运输、保险、邮电通信和社区服务业。

  (六)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围绕打造“文化大县”、“生态县”、“平安县”,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努力使我县构建和谐社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坚持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切实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全面完成教师货币化分房工作,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全面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加快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群防群治。积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和广电事业,培育发展文化产业,规范文化市场,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乡镇、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欢乐德清”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发展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继续做好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人防、民族宗教、档案、统计、侨台、外事、气象、史志、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

  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推进生态县建设,编制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狠抓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强势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全县80%的乡镇创建成功,达到“全国生态县”考核验收目标。加强对西部山区和下渚湖的环境保护,加大环保重点监管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力度,继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矿山整治工作,确保完成4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任务,关闭矿山企业7家。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禁止高污染项目进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大力推进绿色创建、ISO14000认证和环保标志认证工作,确保实现污染物排放年度减排目标。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巩固“平安县”创建成果,建立维稳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构筑大信访和大维稳工作格局,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坚决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七)千方百计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社会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努力为民办好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县人民。

  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认真实施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促进就业系列专项活动,大力开辟外省劳务基地,为全县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就业困难人员、被征地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再就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积极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健全劳动关系预警和争议处理机制,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和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鼓励全民创业,加强创业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和谐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金保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工作。进一步扩大五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探索农村养老保险新机制。建立健全以解决低收入家庭最低保障、城乡困难群体就医、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孤寡老人集中供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体系,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努力为民办好实事。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今年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突出办好8个方面的实事。

  1、新增就业岗位10000个;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500人;帮扶被征地农民实现转移就业2000人,其中“4050”人员实现转移就业1000人;帮扶大中专毕业生市场就业2000人;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5000人。

  2、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参保人员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80元,新增部分由县、乡镇政府承担,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从15%提高到20%。

  3、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城镇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4、全面实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继续实施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新增200户。

  5、实施河道整治116公里。

  6、完成西部山区林区道路建设150公里。

  7、实施农村康庄工程延伸联网,完成40个自然村至行政村的道路连通。

  8、新建10个示范性的企业“阳光排污口”。

  (八)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围绕创建良好发展环境和建设“民主法治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政风建设,努力规范行政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在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和能力,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切实落实农村综合改革各项措施,继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推进政事分开,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推进许可、非许可事项的统一、集中和联合办理,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完善行政决策专家论证、社会听证和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公开发布制度。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健全行政执法工作责任制,推进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实行审计情况内部通报制度。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完善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和政协委员重点提案制度。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

   大力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各类应酬活动,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健全任务分解、督促检查、公开通报等制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实事干一件、成一件。组织开展“机关优质服务年”活动,健全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县长热线电话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完善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改进考核办法,强化责任管理,努力形成职责明确、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全面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抓好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各项配套措施,促进勤政廉政。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我们的战略目标高远而宏伟,2007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共德清县委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富裕德清、和谐德清”,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