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新闻记者基层行 >>
文字:   打印

“小蚕专家”忙蚕事
www.dqnews.com.cn 2011-09-1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8月26日上午,记者到新市镇厚皋村时,村民章云峰已在自家的小蚕室里忙开了。因为中秋蚕即将开始,他要整理一些养蚕的器具。

  他整理一下放蚕匾的三副木台架,擦了擦干净,又将蚕室专用的温度计挂在了台架的钉头上。然后他又从仓库里找来了铁制管道,装在了煤炉上面。他说:蚕房需要热一点,因此煤炉上装个烟囱,煤烟就从这个管道里通向外面,这样对人的身体和蚕宝宝都有好处。

  “小蚕宝宝的最佳温度是华氏76度-77度,后来在小蚕室里摊放可以升到77-78度,因此调整好适宜的温度相当重要,太低与太高的温度,小蚕宝宝都受不了。”章云峰擦擦汗说。

  章云峰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同时又是村里的养殖小蚕的专家。家里很宽敞,水泥地上曾经铺满了小蚕宝宝。最高峰的是五年前,他帮乡亲们打理了小蚕有40多张种,摊了80个平方米的地面,那场面真的有些壮观。所谓小蚕,就是从县育种场拿出刚孵化出来的小蚕,因为稚嫩,还不能立即拿到农户乡亲们家里养殖,还需要在蚕房里待上十天的过渡期。那么这个活儿,一般都是章云峰替乡亲们干的。

  “因为蚕宝宝小,所以小蚕室一定需要非常干净,因此我已经扫过拖过不止两遍了,还要消毒一遍。真正做到干净卫生,蚕宝宝比人还爱干净,一点点的污染它就受不了。”章云峰说着,拿起了一个竹筒一样的东西,里面插满了七八种小器具。他指着鹅毛说,这是扫小蚕用的,用别的东西太硬,把小蚕宝宝摊放开来用手也不方便,用羽毛就很轻松,轻轻地扫一下就可以了,小蚕宝宝受得了。还有几双一头削尖了的筷子,老章叫它“蚕筷儿”,是用来夹小蚕的。

  在洗匾的过程中,章云峰说,现在蚕宝宝养殖的张数越来越少,因为养蚕很辛苦,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但茧价年年创新高,说明蚕茧产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因此如果下一代没有传承下去,会非常可惜的。

  章云峰热衷传承蚕文化,与村里打造蚕文化村的举措是分不开的。新市是个千年古镇,蚕文化源远流长,蚕花庙会历来是传统节日,今年的厚皋村也成了分会场,吸引了游客的目光。蚕文化公园内,十多株百年老桑树傲然挺立,关于蚕文化的古诗词都刻上园墙。村党总支部书记赵建荣说,现在村里的乡风文明馆里,光蚕产业器具就有20多种展品,新市镇蚕花庙会上的13个新市蚕花娘娘中,厚皋村人就有4个。
作者: 记者 朱宇飞  通讯员 万兴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