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德清新闻网投稿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社区家园 >> 社区明星
文字:   打印

陆子弟:乐当蚕宝宝的“蚕保姆”
www.dqnews.com.cn 2011-09-06 德清新闻网

  9月1日,我县正式开展中秋蚕的发种工作。等拿到蚕种,我县各地的蚕农们就又要为蚕宝宝操心劳累了。在这些蚕农中,禹越镇栖湖村东桥头组的陆子弟显然要更忙碌一些,因为她除了自家养蚕,还要帮其他蚕农代养小蚕,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蚕保姆”。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陆子弟为镇上其他蚕农养的正是小蚕。

  8月31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这位名声在外的“蚕保姆”时,她正忙着打理“小蚕共育室”,迎接蚕宝宝的到来。今年63岁的陆子弟,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两眼炯炯有神,十分精神干练,蕴藏着一种内在的聪慧。

  近三十平米的“小蚕共育室”里,陆子弟早已将蚕匾、防盖纸、打孔薄膜、温度计、保温火缸等工具准备得妥妥当当,整个共育室也进行消毒。“中秋蚕大家养的要少一些,我这里要养8张小蚕,有6张是其他蚕农的。”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迎接如此多蚕宝宝到来,没有让“蚕保姆”畏惧,反而是乐在其中。养春蚕时,她跟丈夫要打理50多张蚕种。秋蚕数量少,就更不在话下。“大家找上门让我帮忙育小蚕,高兴都来不及,一点都不累。”陆子弟告诉记者,春蚕一共养了53张小蚕,只有两张半是自己的,另外都是其他蚕农的。

  陆子弟说,因为这门“拿手活”,周边的乡亲方便了,还为家里增加了一笔收入。从育种到三眠,其他蚕农开出了每张60元的“代养费”,争相让陆子弟代养,养成大蚕后,农户再拿回家自己养。

  每年最忙的时候,陆子弟夫妇还要再请上两位同样有经验的农妇加入“蚕保姆”的队伍。今年春蚕,由陆子弟夫妇他们“带大”的蚕宝宝都收获了每张110多斤的高产。

  如今,在我县各乡镇真正懂养蚕技术的人已经不多了,拥有养蚕技术的蚕农也都上了年纪,或是无心养蚕了。加上,这些年村里的劳动力都到附近的企业上班,农民没有时间照顾蚕宝宝。像陆子弟家这样的“育种室”正好帮助缺时间、缺技术的群众解决了养蚕的后顾之忧。

  “养蚕功夫多,后期多数是轻活,主要是摘桑叶,喂蚕;可养小蚕就没那么容易了,室内温度、环境消毒等每一道都不能马虎。陆子弟夫妇的‘小蚕共育室’让其他蚕农的养蚕之路轻松不少。”镇农办俞坤龙告诉记者。

  为什么那么多农户养不好小蚕呢?培育小蚕要求的技术主要体现在哪里?“蚕农既养小蚕又养大蚕,时间不够,管理不好,病菌容易交叉感染,严重的甚至没有收获。”陆子弟道出了个中原由。

  “更重要的是,养小蚕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让蚕农最头疼的是培育一眠到三眠的小蚕,这个时间段的小蚕非常容易生病。这一个多星期里,几乎要寸步不离,可以说是操心劳力,的确挺累人的。”她说出了养蚕人的真实感受。

  这些技术又该如何把握呢?说起“养蚕经”,陆子弟头头是道:消毒是第一步,育种室要彻底消毒,千万不能把病菌带到蚕房里;温度控制也很重要,室内要装温度计。一眠期、二眠期的蚕宝宝所处环境温度需在83~85华氏度,因此,还要使用保温的火缸;在湿度方面,太湿也不行,太干也不好,平时可以适当喷消毒水来控制湿度。

  “这些都是细微的技术,有一项掌握不好,小蚕就会出现死亡。”采访结束时,陆子弟这样说道。不过,她对自己的技术还是非常自信,她相信由自己“代养”过的秋蚕宝宝肯定能丰收。

  据了解,今年全县中秋蚕发种16100张,比去年增加2250张,增幅16.2%,发种的品种为白玉秋丰。在禹越镇,像陆阿姨这样全镇今年将有800多户蚕农饲养中秋蚕762张。目前,所有发种前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

作者:记者 罗垚 文/图 通讯员 曹晓萍 实习生 张犁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