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新闻记者基层行 >>
文字:   打印

钟管“老娘舅” 村民中的“维稳员”
www.dqnews.com.cn 2011-09-06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老娘舅’出马一个顶俩”,只要“老娘舅”到场,小到邻里间的鸡毛蒜皮事,大到各类矛盾纠纷,全不在话下,都有了迎刃而解的机会。今年5月4日,钟管镇成立了“老娘舅” 志愿者协会,首批7名“老娘舅”成为了该镇的法律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纠纷调解员。

  钟管镇审塘村一叔嫂俩因自留地的权属问题发生争吵,争吵中嫂子的锄头磕到了小叔子的面部,造成小叔三颗牙齿脱落,叔嫂俩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今年5月13日,在73岁的“老娘舅”夏火林的调解下,叔嫂俩终于握手言和。

  “居家过日子,难免有个磕磕碰碰,舌头和牙齿也有‘打架’的时候,如果调解处理不及时,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夏火林的儿媳妇说,公公20岁时就是生产队的小队长,又当了20多年的村主任、书记,现在谁家有个不顺心的事都来找公公谈。

  “邻里事虽是小事,但每次有纠纷都能看到‘老娘舅’的身影。”审塘村的村干部夏海英说,有了“老娘舅”这高参,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的和谐目标,村干部就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主要工作上去了。

  “老娘舅”扎根基层,在群众中有相当高的威望。正如镇党委副书记孙宏明所言:在农村实际工作中,镇、村干部要向“老娘舅”们多请教。孙宏明介绍道,“老娘舅”由懂法律、懂政策、有威望、热爱调解工作、对乡情民风了解的老党员、老同志担任,不仅弥补了农村调解力量的不足,同时还弥补了新任村干部工作经验不足,充分发挥了维稳第一道“防火墙”作用,助推和谐社会构建。

  去年8月,钟管镇下塘村一企业扩建需搬迁一农户家的祖坟,但祖坟搬迁后该农户家出现几桩不顺心的事,企业与农户间发生了不愉快。今年5月,有40年村干部工作经验、联系下塘片的“老娘舅”老谈,日进企业夜访农户,连续数日与双方真诚交流。工夫不负有心人,看到老谈这么热心为自己的事跑腿,双方都作出了让步。不久,企业新的生产线恢复了正常生产,农户也满意地露出了笑脸。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法处事。”老谈说,现场调研是掌握事情真相的法宝,再根据性格“对症下药”,交流时多和双方拉家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村民多“出出气”。他说,只有小家庭和谐了,才有社会大家庭的和谐。
作者: 记者 姚海翔 特约记者 宋小莉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