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我县许多乡镇、部门、社区、群众团体等积极探索实践,为德清的科学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从今天起,开设“社会管理创新之德清样本”专栏,展示我县社会管理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
德网讯 7月8日晚上8点,武康镇双燕村治保主任钱建平来到村委会,换上一身迷彩服,带上手电筒、皮棍,和几名村民一道向村外的104国道走去。逢2、5、8巡逻,这已经成为了钱建平工作的一部分。
双燕村地处武康镇南部,与余杭区接壤,104国道穿境而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村里以前的治安一直都不怎么好。”钱建平说,2009年以前,村里的盗窃案件比较多,其中机埠在两年内就被偷了8次。为了改善村里的治安状况,2009年开始,在武康镇综治办的支持下,双燕村成立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治安巡防队,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采访中,记者在钱建平的办公室内看到,村治安巡防队的工作职责和队员信息都挂在墙上显眼处。钱建平告诉记者,村治安巡防队的成员都是当地村民,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大多数都当过兵,做过保安。村治安巡防队的工作职责除了协助公安机关在全村开展治安巡防外,还要协助做好全村群众性活动的秩序维护和安全保卫工作等。
虽然是由村民组成的巡防队,却也有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每次巡逻,队员们都要穿上统一的制服,带上统一装备。同时,队长每次还要登记队员的出勤情况,并对每次巡逻情况进行记录。此外,武康镇综治办也会对村里的治安巡防队进行考核,确保巡防人员到岗到位。
有了这样一支治安巡防队后,双燕村的治安状况明显改善。每逢每月2、5、8日的晚上8点,治安巡防队首先会对村民们反映的治安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好巡防路线,然后从村委会出发,重点巡逻104国道附近的情况后,再通过巡防、设卡等方式,排查村里出现的可疑人员和可疑事件。每次巡逻,都要持续到凌晨3点才结束。据介绍,双燕村的治安巡防队成立两年来,以前常被小偷光顾的机埠从未失窃过,村里的盗窃案明显减少。
目前,除了双燕村,在武康镇上柏片,其他8个行政村也都建起了村治安巡防队,每月定期进行治安巡防。此外,武康镇的其他行政村也都建有各自的村治安巡防队。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村村都有巡防队,一旦治安巡防队在巡防中发现有可疑人员,即可根据人员逃窜的方向,通知其他村加强巡防。这些相互呼应、相互协助的巡防队,已然织起了武康镇群防群治的基层治安网络。
编辑点评:
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重点之一,群防群治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的重要体现。武康镇村村有支巡防队,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起,从防范最薄弱的地方抓起,使群防群治工作真正顺应民意、化解民忧、确保民安。只要大家携手共建美好和谐家园,就一定能够构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