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家住回龙花园的王凯侃小朋友特别地开心。原来,前几天,舞阳社区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由于平时参加社区活动非常积极,今年获得了免费参加夏令营的名额。社区出资,组织辖区内的贫困儿童、优秀学子、活动积极分子等5~8名孩子免费参加夏令营,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暑假。这样的好福利,舞阳社区已经连续提供了三年。
如何让社区的青少年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长环境,舞阳社区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舞阳社区所辖的回龙是个拆迁安置小区,有拆迁户800多户,占了小区的三分之二。从农村到小区,孩子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没有地方玩,在小区内捣乱,把自来水阀门关了,随地大小便,有的还跑到外面上网吧,打桌球,家长怨声载道。”回想起五六年前的情景,舞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蔡珊珊仍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针对这样的情况,尽管当时社区经费不足,但还是咬紧牙关投入了七八万元在2007年成立了“阳光成长青少年之家”。
走进舞阳社区“阳光成长青少年之家”, 记者看到,里面阅览室,课外辅导站、文体活动室一应俱全,几个刚放假的学生在安静地看着书。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除了硬件投入,软件服务更让孩子和家长感到贴心。组织青少年参观五四村新农村建设、让青少年到士林实践基地增强动手能力、组织义捐送给民工子女……在舞阳社区,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许多许多。
“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这是舞阳社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始终秉承的理念。社区除了建立阳光成长青少年之家外,还牵头并腾出地方成立来料加工点,让越来越多“4050”妇女在家门口轻轻松松赚钱。
走进位于回龙小区内近300平方米的来料加工点,20多位妇女正忙得不可开交,有在包装的,有在粘贴商标的,一个个动作娴熟。今年66岁的厉法珍戴着眼镜边贴商标边乐滋滋地告诉记者,这里干活十分方便,离家近,家里烧饭、带孙子都能照顾到,因为是计件,做多少,拿多少,像她这样上了年纪又没有技术的,每个月能挣到1000多元,高兴。
舞阳社区把群众满意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小区内已有50多位妇女从事来料加工,来料加工增加了这些拆迁安置户的收入,同时也培养了当地老百姓勤劳致富、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许多人参与来料加工后,在家门口能赚钱,打牌赌博、吵架闹事的少了,比干劲、比收入的多了,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提高了妇女和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从而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编辑点评:
在城市社会管理中,社区是细胞,把社区建好管好,整个社会管理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舞阳社区筹措资金建立“阳光成长青少年之家”,解决了孩子假期的问题;成立来料加工点,解决了“4050”就业的问题。从一定程度说,把社区打造成了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窗口”、市民享受生活的“幸福港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感受到了幸福。
这些招数还说明,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创新。我们相信,来自舞阳社区的“一招鲜”,一定能为更多的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些许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