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建党90周年 >>
文字:   打印

德清模式
www.dqnews.com.cn 2011-07-04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1979年,当德清勾里城头村的一个造电风扇的农民,为了提升电扇质量徘徊在浙江大学校门前时,人们不会想到,这种自发举动已在谱写“德清模式”的前奏。

  就在德清的皇后电扇与浙大机械系攀亲的时候,德清砖瓦厂一批不甘心做砖头瓦片的人,正抱着与勾里农民相同的想法:如何从科研院所拿到新技术?他们阵容更为强大,已然派出一批工人到科研院所当学生,研制电子新产品。

  “德清模式”的故事就这样开始……

德清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德清模式”

  寻根问源,“德清模式”起于三十年前。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德清砖瓦厂,由于工人劳动强度大,制造砖瓦的泥土资源日益紧缺,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企业难以为继。出于形势所迫,德清砖瓦厂下决心“攀高亲”,历尽曲折,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达成了筹建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合作意向,并从企业选派了一批职工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培训,在企业内成立了一个电子新产品开发试制组。同年,试制组依托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技术支撑,成功地试制出了合格的晶体材料,并迅速投入生产。

  此后,这家尚叫“砖瓦厂”的企业,又先后开发了功能单晶材料和声表面波滤波器等多项电子高新技术产品。到1983年,砖瓦厂的晶体材料及其电子产品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生产经营业绩实现了5年每年翻番的奇迹。创造奇迹的砖瓦厂也更名为德清电子器材厂;上海、德清双方在德清电子器材厂共建的“科研生产联合体”正式挂牌。

  从此,这种产、学、研成功结合的“德清模式”露出雏形。以德清县电子器材厂为代表的德清中小企业,纷纷跟进,开始大胆探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现在的升华拜克和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先后与上海、杭州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发展中的华莹电子公司

  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合作模式,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进步。当时,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的严东生把这种产学研合作方式概括为“德清模式”,并要求在全国科技系统进行广泛推广。

  “德清模式”的诞生,引领德清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促发展的全新路子。沿着这条路子,德清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三十年经济发展,三十年改革创新,随着时代变迁,“德清模式”在模式结构、运行方式、要素集成、制度创新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新“德清模式”。

  新“德清模式”是以科技为依托,以科技担保、科技风险投资为支撑,将科技、资本、管理、人才等新的生产要素植入,综合集成和运作各创新要素,形成一个系统,使全县形成一个巨大的创新创业平台,一个开放的创新体系。

德清首家科研生产联合体

  纵观新“德清模式”,我们发现它的模式结构变了,“从产学研联合体”到“政产学研金体系”,体系要素得到新的拓展;“德清模式”的运作方式变了,在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政府主导,科技风投,构筑平台,制度创新”等新的运行机制丰富和发展了“德清模式”。

  “德清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德清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我县已有包括国家级的各类研究开发机构75家;还有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家。“十一五”以来,我县承担实施了4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一批科技创新主体迅速成长,已有30多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县已有520多家企业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科技合作关系。升华集团、德华集团、佐力药业等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都走上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记者 潘宗敏)

  科达磁电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已经与浙江大学、美国滨州大学等具有研发实力的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协作关系。还同武汉冶金研究所签约,联合共建了省级磁性材料研发机构——湖州磁性材料研究所,并成为中国计量学院磁性材料学科大学生实践基地,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5%以上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心。

深化“德清模式”产学研一体化

科技新城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在武康城南,一座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正在崛起。目前,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已经落户科技新城,计划五年内完成投资100亿元,引进各类地理信息企业100家以上。此外,浙江德清易科数码科研有限公司、上海天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也已成功落户。

  2010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力争通过八年的努力,打造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这一规划的提出,为德清县深化“德清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越,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凸显城市特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引进科技项目上,科技新城除了瞄准国家科研院所、央企集团科研所以及大专院校外,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及生物技术领域的软件外包和服务外包,鼓励优强企业在科技新城设立研发机构。根据规划,这里将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研发骨干人才,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检测中心,把科技新城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创新要素最活跃的研发基地之一。

  按照“一年启动、四年成形、八年成城”的目标,到2013年底,科技新城将初步完成2平方公里基本框架和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引进1—2家具有自主开发和市场运作能力的综合性机构,建设完成一幢3万平方米以上的科技综合大厦,入驻省级以上科研机构10家以上,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人才50名,财政收入超1亿元,科技新城初见成效;到2017年底,将基本建设完成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技术研发区、创新创意区、教育培训区、专家生活区等四个功能区块的功能基本完善,入驻省级以上科研机构30家以上,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人才300名,入驻企业总部30家以上,财政年度收入超8亿元,累计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记者 潘宗敏)

作者: 本版由《今日德清》与德清县史志办、德清县档案局合办 本版摄影 宣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