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网专题 >> 建党90周年 >>
文字:   打印

工业强县
www.dqnews.com.cn 2011-06-27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当清末民初我们的近邻南浔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在上海滩大兴海上贸易之时,以新市西栅公利丝厂、西葑漾利农改良土丝厂为代表的德清缫丝业也开始起步——这似乎是我们能够极目到最远处的德清近现代工业的雏形。
  这一历史阶段,整个中国社会处于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从萌芽到发展的时期。德清工业也似乎能在这个时机步上发展轨道。
  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对于德清而言,丝绸业是天然的桥梁。然而,“桥梁合龙”的时机窗口欲开又闭。就是从那时起,世局动荡,战火不断,在德清这片原本富庶的土地上,充斥在我们耳边的却是“老通宝”们的叹息。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公利丝厂处在日本人的华中丝株式会社掌控之下,像蚕种生产、收购、配给都严密地控制在日军手中,“老通宝”们自然又“白辛苦了一阵子”。
  直到解放后,德清工业才迎来发展的机遇。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德清工业才真正腾飞,工业强县的梦想化为现实。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县”

  历史上,德清主要以农业发达排名于嘉兴地区十县之前列,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扬名大江南北。随着中国工业的兴起,砖头瓦片、白厂丝也逐渐成为了德清工业的最初代表产业。直到1978年,德清县的工业企业仍然寥寥无几,全年工业的总产值仅有1.51亿元
  1980年,德清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6943万元,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从那时起,德清工业迅猛发展。1983年,当时的德清电子器材厂与中科院上海硅酸铝研究所合作,将科技与经济结合为一种科研生产联合体。此后两年间,我县52家企业与省内外52所大专院校和32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
  随后十二年,在德清农业不断稳定前进的同时,德清工业同样以浓墨重彩书写了一部雄奇壮丽的创业史。1995年,德清工业总产值达到90.5亿元,为农业产值的12.3倍。历史地看,这是一个奇迹,乡镇企业突飞猛进,个私经济蓬勃发展,工业小区拔地而起。工业经济理所当然地成为德清经济最辉煌的一页。
  德清的工业发展,风云激荡、荣辱沉浮。改革开放初期,“皇后”电扇、“丽的”服装等一批涌现的“德清名牌”似昙花一现,美丽而短暂;小丝厂、小砖瓦厂等一度失控、遍地开花,一哄而上恶性竞争。在步入买方市场后,德清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许多企业效益下滑,产品失去销路。1995年,德清工业步入低谷,全县净亏9000万元。
  改革的力量,再次让德清工业经济发展迈开了前行的脚步。随后几年,全县企业改革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近千家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相继改制,各类企业关系逐步理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德清企业内逐步形成。
  1998年3月,德清人大刀阔斧的改革触动了德清工业经济最大的阵痛。继全国缫丝压台拆机第一锤砸在钟管第一丝厂后,短短几个月,全县6000多台缫丝机被送进熔炉,近百家缫丝厂关停,传统工业遭受了致命一击。数据显示,1993年,我县工业总产值为51.63亿元,当年丝绸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93亿元,出口创汇占到全县80%以上。
  伴随着德清“缫丝时代”的结束,德清开创了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片天地,生物医药化工、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等行业异军突起。1998年底,全县不少企业在连续亏损三年的基础上,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减人增效,加大技改力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等,一举扭亏为盈。
  2003年,德清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战略,扎实推进“强工业、精农业、扩城市、兴三产”四个工作重点。通过努力,沃尔玛、伊藤忠、德国林德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天马轴承、中大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前来落户。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6.8亿元,并形成了生物医药化工、特色机电、新型建材、新型纺织等主导产业,德清工业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记者 潘宗敏)

曾经“最好”的 “五一厂” 是德清集体企业一个样本

  在德清企业的历史上,德清县五一棉织厂小有名气。五一棉织厂也是德清集体企业的一个样本。
  1958年,城关镇的25个街道妇女筹资3500元,在务前街租房屋,购置手摇纺纱车、脚踏布机等筹备办厂,并于当年“五一”节投产,故命名为城关镇五一棉织厂。后几经更名,但始终没有离开“五一”二字。以后绝大多数人称其为“五一厂”。
  “五一厂”办厂之初只能生产再生布,以后生产条件逐年改善,主要生产色织被单。1965年产品纳入国家计划。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五一厂”的兴盛期,曾经有分厂、纺部,职工最多时有600多人。产品涉及棉纺织、化纤、丝绸类。当年上海出版的纺织行业权威杂志——《纺织商品》报道说,外地产品中,德清县五一棉织厂生产的特白彩条被斜为最好。进入九十年代后,“五一厂”逐渐衰弱。
  “五一厂”兴办之时正是大跃进时期,棉纺织是中国传统优势工业,这奠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六十年代,产品列入国家计划后,生产变得相当平静。每年国家下达计划,并按计划确保原材料供应,企业只要把原材料按品种、质量要求加工成产品,然后交货,就完成了整个过程。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五一厂”逐渐转入自主经营模式,初期较有起色,随后逐渐被动。进入市场经济后,传统纺织行业完全失去了往日的优势,“五一厂”退出了历史舞台。       (记者 宣宏)

皇后电扇的十年辉煌

  在新安镇城头村的一家企业食堂里,一台使用了二三十年的叫皇后牌的吊扇今天仍然在工作,一直没有坏过。
  看到吊扇,想起当年。
  1979年冬,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在当时的勾里乡城头村,创办乡镇企业的念头在村支部中萌芽了。作为皇后电扇的创办者之一,今年63岁的朱金龙说,当时村账户上的1.8万元资金,这是促成村支部打算创办企业的最直接原因。
  当时,城头村的村支部委员、会计沈香山找到朱金龙,想让朱去找找他的表兄胡朝山,希望能给点办什么企业的建议。胡朝山是当时余杭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在胡那里,朱金龙得到了一个建议:电扇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热门产品。
  经过村支部讨论,大家决定,开办电扇厂,由沈香山担任厂长、负责企业生产,朱金龙担任副厂长、负责供销。此外,电扇厂还请来了村里的妇女主任和另外一名村民。
  电扇厂成立后,企业准备给自己的电扇找个商标。于是,朱金龙到了专门设计商标的单位,有两个商标进入了他的眼帘。“一个是皇后、另一个是海狮。” 朱金龙说,最后,经过大家的商量后,一致觉得“皇后”更好,听起来更有吸引力。就这样,一个随后享誉全国的牌子就这样诞生了。
  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后,1980年初,皇后电扇厂正式投入生产。朱金龙如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当时的一次全国订货会上,皇后电扇的订单几乎遍布了除台湾外的各大省份。
  在欣喜之余,他们又多了一份担忧:如此大的需求量,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朱金龙等人决定上浙江大学寻求技术支持。1982年,朱金龙找到了浙江大学机械系的陈长庚老师,并与该系攀上了亲戚,建立了乡镇企业与浙江大学的联合体。
  到1983、1984年,皇后电扇的年产量达到了3万多台,年销售收入近700万元,企业员工也增加到了480多名。甚至,在当时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公司内,也摆放着皇后电扇。
  时代成就了皇后电扇的辉煌,时代也将皇后电扇推向了衰败。1985年后,在电扇行业丰厚的利益驱动下,当时仅浙江省的电扇厂发展到80多家,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大批应收款无法到账。面对压力,皇后电扇也积极地筹划着企业的转型。朱金龙说,在电扇行业的发展空间逐渐变窄后,皇后电扇厂也先后与上海烫金材料厂合作过电化锂项目,与青岛红星电器厂合作过软管项目,还谋划过冰箱生产项目,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竟然无一成功,这也催生了现在经常提及的话题——转型升级……(记者 潘宗敏)

   

当年皇后电扇的创办人之一朱金龙讲述当年的那段岁月。

 

作者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