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文字:   打印

百姓奖百姓 鼓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www.dqnews.com.cn 2011-06-1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毛泽民(右)在为获奖者颁奖。

  明天,第6个全国文化遗产日。昨天,一个旨在鼓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民间奖项,德清县泽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奖,在德清县博物馆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6位醉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百姓接过荣誉证书和700元奖金。

  昨天的6位获奖者,最大的76岁,最小的38岁,在德清县都享有较高知名度——

  高级摄影师吴文贤,76岁,从事摄影38年,用镜头记录了德清的各类民俗活动,留下大量的珍贵照片。曾在国内发表摄影作品24000余幅(国际29幅,国家级58幅,省级519幅),在国际和全国获奖28幅,省市级获奖169幅,撰写和发表摄影专著、讲稿和论文16篇,担任过13项大型文集和大型画册主编、编委和总摄影。

  70岁的民间学者钮智芳,一直致力于德清本土民间文化研究,曾主编或参编《武康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吴越杂记》、《德清古今人物》等多部书稿。专著《吴越拾萃》记录了发生在吴越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点滴人和事,特别是论证武康前溪是我国古代歌舞发祥地、武康防风氏与汪姓之源等文章,有一定史料价值。2009年被授予第一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

  75岁的沈根堂,是非遗项目鳌鱼灯的市级传承人。沈根堂16岁时跟父亲学习鳌鱼灯制作,从实践中摸索鳌鱼灯各种鱼类的整套做法。他改革创新,将鳌鱼灯总数从原来的17只发展到现在的25只;积极开展保护传承工作,近年来在武康东风小学传授制作和表演技艺。

  43岁的张年大是武康镇三桥村人。小学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箍桶手艺,父亲亡故后,转跟师傅学徒,1984年自立门户开箍桶店,1990年带学徒2名,传授箍桶技艺。箍桶工艺复杂,有多道工序,张年大箍出来的桶,宛若工艺品。

  62岁的民间艺人唐小英,自小学习针线女红和服装设计制作。她的手工制品有香荷包、香囊、盘扣(纽扣)、蝴蝶样百锁、微型布鞋等,做工精细,设计巧妙。2009年,她选送的香囊系列17件参加浙江省手工绣花鞋创意邀请赛,其中7件作品获优秀藏品奖。2010年4月,她制作的棉鞋、单鞋、扭扭鞋、虎头鞋等四双手工鞋送往省博物馆展示。2011年中国义乌文博会上,唐小英的《花样盘扣》作品,参加泊江“民间巧女”手工技艺比赛并获优秀奖。

  38岁的汤吉文,是乾元中心小学负责人,也是当天最小的获奖者。多年来,作为非遗项目蚕花剪纸传承教学基地,她坚持特色办学原则,连续主编并出版了校刊《曲园风》、《曲园情》,校本教材《曲园春》、《工艺坊》等均在全省发行推广使用。

  昨天的颁奖仪式上,设奖人毛泽民感慨万千。33岁的毛泽民是长兴人,来德清创业后一帆风顺,一直很关心德清的文化事业发展。他说,文化遗产是根,不能断,要好好继承,继承的人多了,才能更加根深叶茂。“我设这个奖,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进来,为德清的文化事业做贡献。”

相关链接:
  德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德清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记者 马秀松 通讯员 钱立玲 文/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