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今日德清》“新闻热线社区行”活动走进武康振兴社区。
在有武康边城之称的私营城,温州街和康民路交叉口,记者与市民开展了零距离对话。由于外来人口众多,脏乱差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振兴社区。
昨天上午9时,活动还没有开始,振兴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希望能够借助新闻接访活动,得到市民的反馈,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让振兴社区成为一个外来人员和本地居民的乐园。”工作人员表示。
“你们这是做什么推销吗?”一位路过的大妈好奇地看看,试探地问道。记者马上向她解释,活动是在接受新闻报料和投诉,她这才恍然大悟。“好的,以后有什么事情就找你们。”大妈拎着菜篮子离开时说。
沈先生是私营城便民菜场的一名经营户。“我住在上柏,每天都要到这里的便民市场做生意。”作为一名热心私营城环境整治和文明建设的市民,沈先生带来了两个问题,也是众多私营城的居民关心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私营城的乱停车和乱设摊问题。”沈先生指着温州街附近一带的很多车辆说,那些都是没有营运资格的黄鱼车,而且到处乱停。此外,就是马路边上随便设的水果摊等摊位,也给交通造成了不良影响。“单是我自己,就因为开车避让马路边占位经营的摊位,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
第二个问题有关交通。“一到下午5时到6时的高峰时段,住私营城的居民很多都下班了。可这里没有交通管理设施,也缺乏人员管理,车子根本无法行驶,连行人走路也很难。”沈先生说,希望城管、工商、交警等部门能够尽责尽力,在这两个问题上出台长效管理机制,把问题真正解决好。“给老百姓一个真正的好的环境。”
“现在到处都是在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希望私营城和武康其他地方一样,干净美丽和有秩序。”沈先生诚恳地说。
活动中,市民前来反映的问题都是以整治脏乱差为主要内容。振兴社区书记朱炜表示,“私营城是一个以外来人口为主的社区,这里存在的脏乱差一直也是老大难问题。在社区和热心市民的努力下,近年来也得到改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社区真切希望城管、工商、交警和建设部门都能够进驻到振兴社区,将乱设摊、乱停车、无证经营和违章搭建等问题进行整治,并形成管理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为外来人口提供活动平台,振兴社区在同心路文化广场设立了健身中心、同时在活动中心播放露天电影,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参与社区活动,并进行正面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