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曾经和张金祥一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杨臣顺、俞晓华、杨朝华,再一次来到上柏,探望了张金祥烈士的母亲——张招娣老人(见图)。
张金祥和杨臣顺、俞晓华、杨朝华,1976年2月一同入伍,同在一个部队。杨臣顺依然记得,张金祥长得很结实,双手特别有劲。有一件事让他印象很深,有一天他们几个德清老乡到北城圩农场去看他,在宣传栏里看到他的名字,是受团里表彰的劳动先进,连里的战友都管叫他“小雷刚”(电影杜鹃山里的人物),可见他的力气和劳动态度是一流的。第二年,张金祥当了班长并且加入了党组织,也是德清兵较早入党之一。
虽然已过去整整31年,可战争的场面恍若眼前。俞晓华说,1979年1月,中央军委命令南京军区抽调部分有两年以上兵龄,有一定军事本领的战士补充到广州军区参加自卫反击战。“我们4个人都去了。我和张金祥分在同一个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开战前,我们两个人聊了许多,相互都作了交代,如果其中一个‘光荣’了,希望另一个有空去看一下对方父母,尽一下孝心。”
1979年2月17日6时25分,战斗打响。张金祥是尖刀班班长,在攻打549高地时被敌军打中脖子。中弹后,他不顾流血和疼痛,依然冲向另一个战壕。此时,他看到几个战友已倒下,干脆站了起来,拿起冲锋枪向敌人射击。隐蔽在山洞内的敌人向张金祥射来无数的子弹,他倒下了……
张金祥牺牲后,俞晓华心里一直没有平静过,脑海里总是浮现他在战场上的身影,耳边无数次回响起他说的那些话。1979年8月,俞晓华和杨臣顺回家探亲,去上柏看望了张金祥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和英雄的家人见面。张金祥的母亲抱着他们,就像抱着自己的儿子,泣不成声……
1981年,俞晓华退伍回乡,被分配在武康镇铸钢厂工作,后来企业转制,俞晓华也下岗失业回家,尽管日子过得很不如意,但和张妈妈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杨朝华退伍后得知俞晓华每年都要去张金祥家,便让俞晓华带他一起去,这一去,就是25年。这么多年来,俞晓华、杨朝华早已把张金祥父母视如自己爹娘,每年正月里都要去看望张金祥的父母。张金祥父亲去世,俞晓华和杨朝华像儿子一样戴孝。
过年过节,俞晓华会用自行车把张妈妈带到自己家里住几天。杨朝华说:“正月里宁可娘舅、姑父家不去,也一定要先去看阿姆。”老人说:“看见金祥的战友,就像看见金祥。虽然金祥没了,但我有了更多的儿子。”
俞晓华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战友生前的嘱托。虽然作为烈士妈妈,她如今每月可得一定的抚恤金。其实我们去看望,给予老人的更多是精神慰藉,让金祥在天之灵永远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