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漫步德清 >> 漫步德清
文字:   打印

琐忆余秋雨
www.dqnews.com.cn 2011-05-2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得知游子文化论坛邀请了余秋雨,并且他在德清的两天行程由我全程陪同接待,我自然喜出望外。接机的前几天,我进了他的博客,很认真地看了里面所有的文章,并留了个帖。

  2006年4月28日下午两点,我和宣传部沈生章副部长前往萧山机场接余秋雨,一路上,他不停地问我,能不能从人海里把余秋雨一下子认出来?每一次我都极其自信地点头,一个看余秋雨的书20多年的人,碰到了,却认不出来,那不是笑话?何况如今的电视里,报纸上又常常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但飞机却误点了,我和沈副部长在机场足足等了两小时才看到身着黑色西服、拖着硕大行李箱,被蜂拥的人流裹挟着出来的余秋雨。当然,我没吹牛,一见那个身影,我瞬间之中就把他给认准了,这使我很是得意,而且,很显然,对我的敏锐,余秋雨同样颇为开心。

  余秋雨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很好,随和,平易近人,见面后,他先是忙不迭地和我们握手,(因为急切,甚至把手都伸错了)。寒暄时,又极其自然地搂住了沈部长的肩,那份热情和爽朗一下子消除了隐藏在我们心头的畏惧感,也使接下来的相处变得非常愉快而轻松。

  余秋雨很忙,来德清前一个晚上,正在凤凰卫视录制他的《秋雨时分》,通宵未睡。在德清逗留两天,结束完我们的游子文化论坛后,又得马上赶往北京参加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评委工作。行程安排如此紧凑,疲倦自然可以想象,在车上,我几次问他要不要打个瞌睡,休息一下?但他都拒绝了,一路兴致勃勃地说个不停,仿佛怕冷落了我们。

  来之前,余秋雨对德清游子文化论坛的了解似乎不多。所以一上车,他就开始向我们仔细打听论坛的有关事宜,态度之认真,以及希望自己在论坛上有出色表现的心愿一望而知。他认为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孟郊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无论从他出生的年代还是写下的诗篇里都可以挖掘出很多有关游子情怀产生的根源和演变脉络。知识的渊博,加上绝佳的口才,使我就像听了一堂精彩的讲座,由此可知,余秋雨并非浪得学者虚名。后来,在游子论坛上,余秋雨的演讲也全部围绕着孟郊而展开,观点新颖,尽管限于时间,有些地方未能说得特别透彻,但对于德清的听众来说,那份对孟郊真挚的敬佩和景仰之意,却足以让我们感动和感谢。

  从机场到德清大约一小时路程。这一小时中,除了聊即将举行的论坛,余秋雨还不停地问我们一些德清的情况,并大致介绍了自己的履历生平和心路历程,比如何时离开余姚转到上海,为什么要离开余姚?什么时间又开始担任上海艺术学院院长,身为中国最年轻的教授,为何又没走上仕途好好发展等等,很多读者评价当下的余秋雨不够内敛,甚至有浮躁之嫌。但跟余秋雨的闲聊中,我感觉,他的不够内敛可能是事实,但浮躁二字用在他身上,似乎也未必公允,因为即使不停地奔波于天南海北,但每天至少保证两三小时安静的读书、写文章时间,余秋雨却从来改变过。

  “很多场合都是朋友盛情邀请而不得不出席,就像这次来德清也是张抗抗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一样。明知曝光率高了会给读者留下招摇、不够沉静的印象,但确实很难推脱,不可为而时时为之,其实很是件无奈的事”,说这番话时,余秋雨的表情真诚而无辜。

  走了那么多地方,余秋雨说他最钟爱的是希腊,他评价那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诞生了那么瑰丽的神话,还缔造了一个世世代代永不衰落的‘奥林匹克”梦想,至于中国最值得去的地方,他以为是西藏,他告诫我,有机会一定要去西藏走走,“在那里,心可以静,可以宽,还可以汲取到许多许多的艺术营养。”他说。

  在车上,我第一次知道了余秋雨的夫人原来就是黄梅戏表演大师马兰女士,而且马兰的母亲还是湖州人,这一来,余秋雨不就成了“湖州女婿”吗?这发现让我狂喜不已,感觉自己跟这位文化名人的距离又近了许多。(呵呵,我好象比较浅薄!)

  后来,我写了一篇《近看湖州女婿余秋雨》,文章见报后,“湖州女婿”的身份引来了一些读者的好奇,他们纷纷打电话来确定真相,言语里露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只是遗憾余秋雨和他夫人未能了解这些细节。但愿将来某一天,余秋雨果真会像他曾经表示过的那样,能带着夫人回湖州寻根。

一直以来,余秋雨是作为一个“名人”或者一个“文化大师”的形象盘踞在我脑海里的。但近距离地接触了余秋雨,我觉得他首先还是一个人。他身上有作为大师的学问修养,也存在着普通人的缺点。比如前面说过的不够内敛,比如当他听说冯骥才因繁忙而不能来德清时,马上笑着说:论忙,他一定比不过我,只是我的态度比他好。这句话细究起来,很有自夸之嫌。再比如,当他得知游子论坛上他被安排第一个演讲时,却要求换到最后,说这样时间上可以充裕一点,而且起个总结性的效果。但如此一来,他似乎又给人了一种爱表现的感觉。

  不过种种,余秋雨依然是个可爱的人物,他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爱自夸、爱表现等等诸如此类不够内敛的言行,背后我总觉得有一种不善掩饰的率真与自信。这似乎要比那些貌似谦逊内敛,实质却时时处处不忘诋毁鄙薄他人的人更难能可贵。

  五点半左右,车终于到了武康雅兰国际大酒店,门口人群如潮,看到余秋雨的身影,众媒体记者立即蜂拥而上,将他团团围住,闪烁的镁光灯下,他点头,微笑,用三言两语回答各种问题,一位美丽的姑娘,双手高举一大束鲜花,挥动着向他致意……我远远地看着这一切,恍在梦境。

  八点,用餐完毕,我引着余秋雨慢慢走向他的房间,他显得有些疲惫,脚步不自觉缓慢、沉重,打开门,他抱歉地对我说,苏苏,我累了,晚上还得写点东西,明天论坛的内容也得准备一下,不能多跟你聊了!

  我点点头,把次日的活动安排大致跟他介绍后,就告辞了。临走前,给他留下了一大摞书,以及一张请求他签名的人的名单。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我准时去接余秋雨。其时他早已穿戴整齐,等候在那里了。休息了一晚,他的体力完全恢复了,看上去神清气爽的样子。见到我,他马上汇报,说签名任务已完成,并打开书,让我验收,我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表现不错,值得表扬!”,他也微笑,幽默地回答:“为人民服务,应该的!”

   余秋雨的字很不错,撇划流畅,笔力遒劲洒脱,看了几本,忽然心生悔意,因为匆忙中,我没带一本书来让他签名。没想到,那一大摞书的最后一本扉页上,赫然写着的,竟是我的名字!

  “苏苏,这书就算是我送你做纪念的,希望不要随便扔垃圾桶里啊!”他笑着说。

  八点,一切收拾停当,准备出门去论坛会场了。

  可是走到门口,余秋雨又折了回去,他对着镜子很细致地用手梳理好头发,然后又转身看了看他背后的身影,再把衣服下摆拉了拉,我倚着门框,不出声地看着他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有点忍俊不禁,笑了,我打趣他:原来余老师这么注意形象啊!他似乎也很不好意思,连连解释,哪里哪里,我长得不帅,如果再不修边幅地上台演讲,感觉很不尊重大家的!

  走到门外,恰好碰到白岩松从房间里出来。他们显然很熟悉,见了面后,从雅兰一直到论坛会场,始终并排走在一起热烈地闲聊着,我跟在后面,隐隐听白大主持几次说到“江南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

  论坛结束后,很多媒体争着抢着采访余秋雨,我和县文联杨振华副主席生怕他累,也怕他厌烦,所以一个劲在边上拒绝。余秋雨却很宽容,所有的采访几乎都答应下来。而且神情始终和蔼,亲切。这一点给我的感受很深。余秋雨后来跟我说,媒体总的来说是个好东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他们。再说搞媒体的人都很辛苦,应该尽可能配合他们。

  一吃过午饭,余秋雨就匆匆离开了德清。依然是我和沈部长送他去机场,一路上,他同样不停到跟我们说话,聊天。他说德清比他想象中更美更富裕。德清提出游子文化的概念也很有创意,以后应该努力把这个品牌做大。

  到了机场,托行李,签机票,又为一些认出了他来的读者签名,余秋雨忙得不亦乐乎,三点半,他跟我们挥手道别,转身向入口处走去,我趴着栏杆,看着他的身影一点点被纷涌的人流淹没,内心忽然涌起一阵遗憾和伤感,这个我看了他20年书,与文友相聚,名字无数次被我们提及的人,就这样匆匆地走出了视线,我甚至还没来得及跟他单独留个影呢!

  “好在,他还送了我一本书!”这样想着,我不禁又笑了,然后怀一点小小的骄傲,把他送我的书抱得更紧了些!

(本文由县政协提供)

作者: 梅苏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