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考古人员在武康城西小紫山考古发掘中,发现第12号墓墩的顶端有两个盗洞。考古专家遗憾地表示,盗墓贼很可能破坏了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战国大墓。
12号墓墩位于小紫山处一座山丘的顶端,堆积土墩的直径约40米。发现的两个盗洞位于墓中心,呈长方形,垂直而下,现在看到的约有2米深。洞壁上挖有上下攀爬的脚窝。洞底还有向边上延伸的盗洞。
据考古专家分析,此墓被盗时间不长,就在近几年,有可能盗墓贼嗅着“瓷之源”而来。从盗洞情况来看,盗墓贼比较专业,作案时间也充分,墓中器物很可能被洗劫一空。但是也有例外的可能,一些墓葬被盗后,仍然留下许多珍贵文物和墓葬信息。
据考古专家判断,从规模上分析,12号墓墩是战国时期地方贵族墓葬,随葬器物应该比较丰富,经过2000多年岁月沧桑,能够留下的肯定是以瓷器为主。此墓如果能够完整挖掘,对研究德清古代瓷器,以及进一步探究“瓷之源”有重要价值。
目前,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中,考古专家期待有新的重大发现。县文保所人员表示,盗墓行为十分可耻,也是违法的,他们将对此作进一步调查。同时,他们将依法加大力度,保护古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