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国华
(2010年3月10日)
地球少不了绿色,人类离不开森林。推进平原绿化,建设绿色家园,对于平原地区保障生态安全、提升生态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部署,我省平原地区因地制宜,创新载体,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绿化,已经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余杭区全面启动了以城镇、村庄、道路、河道绿化等为重点的“绿化余杭”行动,从2007年至今已累计完成绿化建设1400多万平方米,投入绿化建设资金6亿多元。长兴县坚持政府主导,先后实施了绿色通道、绿色河道、矿山复绿、工业园区绿化等八大绿化工程和“亿、万、千、百、十”万亩森林围城工程,总投入达5亿元以上,大规模、高标准、全方位推进城乡绿化。江山市在创建省森林城市的基础上,去年启动“312”新农村绿化运动,全市已投入绿化资金5000多万元,种植乔木树种近700万株,建成绿化特色村75个,全市312个行政村的宜绿空间基本得到绿化。这些典型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强力推进,实行大范围联动、大项目带动和大手笔投入,把绿化工作作为一项涉及各行各业、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德政工程,把强化领导责任、社会广泛参与、实行部门协作、城乡整体推进作为根本举措。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全省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从全省整体情况看,我省平原地区仍然是缺林少绿的地区,历史欠帐较多,绿化面貌和生态质量亟待改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绿量不足。全省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浙西南等山区,约占全省森林资源的80%以上,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1.8%,与全国平均水平距离很大,与全省平均60.5%的森林覆盖率相差更远。二是质量不高。沿海平原基干林带平均宽度仅为10米左右(国家要求200米),有340公里海岸线尚无基干林带,有2560公里的基干林带需要加宽和更新改造。许多农田林网树种选择不当,种植了许多生态效益、景观效果较差的柏树。一些村庄绿化的草坪化、灌木化问题突出,乔木树种少。三是支撑不足。近年来,尽管国家和省逐年加大投入,但由于平原绿化面广量大,加上苗木、劳动力成本增加,又涉及土地政策处理问题,特别是投入上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平原的绿化美化相对滞后。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外交的重要议题。增加森林资源可增加碳吸收,减少森林资源将增加碳排放,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林业建设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固碳的重要途径。在去年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按照去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增加森林碳汇”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人均要增加森林面积0.5亩、增加森林蓄积1个立方米,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今年,省委8号文件对全面推进“森林浙江”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把森林浙江建设作为推动创业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要求森林分布更加合理,森林文化更加繁荣,林分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作用进一步发挥,公众的生态意识进一步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据生态文明促进会和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态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居民最渴望亲近的自然环境是森林、草地,节假日休闲最向往的则是森林公园和郊外农村田园。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我省将把平原绿化作为森林浙江建设和增加森林面积的新阵地、重头戏。根据我省实际,平原绿化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一是森林屏障建设。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核心,以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为基础,以较大幅度增加沿海平原森林资源总量为主要任务,加快建立林网、林带、片林、红树林有机结合的城镇乡村综合防护林体系,全面提高各类防护林生态功能。二是森林村庄建设。以村庄、小城镇为重点,引导鼓励采取整县或连线成片推进的方法和苗木直补等形式,加快村庄绿化步伐,在完成待整治村绿化、绿化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改造提升,建设森林村庄,逐步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平原农田防护林”的森林格局,形成“白天见不到村庄,晚上见不到灯光”的绿化效果。三是森林城市(城镇)建设。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创建森林城市(城镇)活动,努力建设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功能更强、效益更佳的城市森林,真正实现“城在林中建,人在林中走”。四是森林网格建设。平原农田林网是农业稳产高产的绿色屏障,也是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改良农业土壤的有效措施。针对我省目前农田林网不完整、树种选择不当等问题,通过新建和改造,提高农田林网控制率。开展平原农田林网产权改革试点,探索解决农田林网“有人栽无人管”的状况。五是森林通道建设。以公路、铁路和河道为重点,在绿色通道建设基础上,加强沿线绿化和林相改造,充分体现绿化景观与公路等级相匹配、绿化布局与城乡人文环境相协调,努力形成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森林通道。六是森林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关注森林”和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开展城市、城镇、村庄(社区)、单位、企业的森林系列创建活动,建立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体系、森林文化传承体系和生态道德教育体系,普及森林生态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和文明观念。
平原绿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希望各地林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化思想认识,当好参谋助手,精心设计载体,坚持科学规划,积极争取投入,加快推进实施,力争“一年有行动,两年出实招,三年见成效”,尽快改变目前平原绿化滞后的局面。一要加强宣传引导。把宣传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来抓,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为宗旨,大力宣传平原绿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森林”的良好氛围,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要加强技术指导。建立健全挂钩联系制度,组织动员林业干部和科技人员分片包干,大力开展绿化实用技术培训,做到科技指导到村、良种良法到户、技术要领到人,促进绿化上水平、上档次。三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工作力量。对绿化涉及到的河渠、道路、矿山等,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落实责任和任务。四要健全管养机制。建立健全绿化管理养护制度,加强森林资源、古树名木和现有绿地的保护,预防各类侵绿占绿毁绿行为,巩固绿化成果。积极推行平原农田林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田林网的改造步伐,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成果管护,确保“种得下、管得好、护得住”。
今天参加会议的10个县(市、区),在领导重视、经济实力、政策环境、工作基础等各方面,都具备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平原绿化提升的条件和优势。刚才,这10个县的书记都作了精彩的发言,介绍了各自发展重点,我们林业部门深受鼓舞。我们相信,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几年时间的不懈努力,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以大投入推进大跨跃,就一定能把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好,浙江大地一定会拥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生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