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人文德清 >> 英溪文苑
文字:   打印

志愿军在三八线上的衣食住行
www.dqnews.com.cn 2010-10-21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志愿军赴朝后的首战,是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于1950年10月25日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李承晚军步兵第6师第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的一次遭遇战。此战经约1小时,全歼敌军一个营及一个炮兵中队,共毙伤俘敌470多人,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枝、火炮12门、汽车38辆、战马3匹、报话机2部。战后毛泽东致电:“庆祝你们初战胜利。”此战役之后,我第118师、120师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谨以此文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

  在三八线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衣、食、住、行又是怎样的呢?从1953年元旦起,到同年8月这段时间里,我可以告诉你许多在这方面令我终身难忘的往事。

  到三八线的第一个好消息,上级用去年的“烤火费”到祖国采购了大批“对襟卫生衫”,每人发一件。我当兵四五年,穿上厚绒绒的卫生衫,还是第一次。之前在朝鲜金坪里,战士们已发了棉军大衣,棉军鞋,是低帮的,用牛皮包头和包跟,鞋底是胶皮底,羊毛皮做里子,很暖和,又便于着、脱,棒极了!我们一辈子也没有穿过这样高档的棉鞋。当时据上级说祖国内蒙古草原为了支援志愿军的冬装,大批大批地宰羊杀牛,为了后续需要,政府又投资鼓励大力发展牛羊牧业。还有栽绒棉军帽,有可以上折的帽沿,平时左右双护耳上翻“碰头”处系结,冷时帽沿和双护耳可以一起放下,下巴下面打个结,稳稳当当,不仅包住了双耳,连带双颊也包了,头部的保暖由它“打包票”了。记得还有大拇指单独一指、其余四指一并的团头棉手套,手套之间有一根连接的布带子,可以套在后颈,双双挂在胸前。这些都是在摄氏零下二十几度的耐寒用品。

  据军需科的同志讲,当他们用大车把这些棉装下运到连队时,战士们可乐坏了,兴高采烈地说:“祖国人民把我们当做‘最可爱的人’,从头到脚当宝贝一样保护了起来,真是太感谢啦!”

   因为是一线部队,所以大米饭增多了,大概是七八分大米(包括面粉),二三分杂粮。为了适应防空需要,每天改为早晚两餐,不到一个月,炊事班“分散炊烟”的技巧提高了,春日又长,同志们又呼吁:“饿煞了!饿煞了!”领导上决定恢复日食三餐(一稀两干),还有馒头。

  过春节时,伙食大为改善,在祖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我们竟吃上了参军前“只闻其名未曾尝新”的名产,如:南京板鸭、香肠等美食。但是新鲜蔬菜始终无法供应。这时上级后勤部门给各个伙食单位下发了一本《朝鲜可食用野菜谱》(大致的名称),铜版纸彩印,色彩很逼真。

   值得记录的还有几点:一是,为了怕仓库被炸,上级命令我们分散囤粮。3月18日日记载:“晚饭后,去XX扛粮食到XX去,主要是为了分散,免遭损失。”二是,有了粮食,还要有柴来烧。1月20日日记载:“中午,上山砍柴。”虽寥寥数字,其实,这也是个苦差使,驻地周近是不准砍柴的。柴草,有个掩护作用,利于防空防炮,要到远些的山上去砍,好不容易砍了下来,还要背下来,又要注意防空。三是,前沿部队还可以发到压缩饼干,这时为志愿军官兵特制的。长约10厘米,宽约4厘米,厚约1厘米。大致由花生、高粱、枣泥、芝麻等粗粗粉碎后压制而成,食用一块可顶一餐的营养分量。我们首长办公室因经常开夜工甚至开通宵(要指挥“前运粮弹,后转伤员”),一号首长命军需科送来一箱食用。晚上,炭火取暖时,顺便放在洋铁皮上烘烤一下,热乎乎地,香脆可口。有时还用酒精灯来烘烤。酒精灯是祖国科学家特为前沿部队(特别是坑道部队)设计创制的,用压缩酒精置于一金属盒内,上有灯芯,点燃时无烟,但有较高的热量。据说用三个酒精灯可以煮一钢精锅的饭,在坑道里也无烟雾,安全可靠。

  首长与我们同住一条东西向山沟(南山高,北山低)。进沟,南坡有个小掘开式单人猫耳洞(住着一位女收发员),然后是两个避弹猫耳洞(石质,未用松木支撑)不住人,供防空防炮用。最后是一号首长(处长)的掘开式单间,隔十公尺左右是二号首长(政委)的掘开式单间。南坡因山较高,虽是背阴面,但防空、防炮效果好些,南面来的炮弹和飞机空中扫射,死角大,安全系数高;北坡优点是向阳,但安全系数差一些。北坡第一个掘开式防空洞(掩蔽部),西侧设一门,南面开一“窗”(一个通风洞而已),窗下有一 “办公桌”(两只木头空箱拼在一起,用松木架子撑起,桌上摆着一台解放战争时缴获的美式电话机)。洞的右侧——即东面是一个松木架构的统铺床位,助理员、参谋、统计员和我4人,睡在这里,后来收发员一人住害怕,我们给她靠边留了一个床位。那时候男女同志相处如同亲兄弟姐妹,谁都不会有非分之想。

  防空洞进驻那天上面就盖着厚厚的积雪。进入3月,时而下雨,时而下雪,整个防空洞到处漏水。3月2日日记载:“防空洞地面变成了小荡,洞顶开始化冻,水点都滴下来了。不要紧,我们在洞外开了一条 (排水)沟,在洞内挖了一个(聚水)潭,在身上披了一件雨披,这样工作起来,也没有妨碍了,而且变得更加有趣。”当然,那是说得轻巧了一点。我们铺位上不得不撑起雨布来防漏,到半夜还得把积水隔雨布用手托着慢慢往铅桶里灌。天亮再倒灌一次,白天每过几小时又要倒灌。有一天夜间,我们起床倒水时,发现我们床面前的地面已经积满了水,把我们的棉鞋都浸湿了。大家半夜起来,舀的舀,倒的倒,才把地面的水基本弄干……待冰冻消融完毕,我们用油毛毡在洞顶盖了起来,并用松枝和石块压着 (但这只能防天落的雨雪,原来洞顶土层的冰冻还没有全部融化,小量的滴水还有点滴滴嗒嗒),我们就这么一天一天地挨着……

  5月中旬我调师政治部后,我们秘书科和干部科住在平安川北侧一座小山的北坡。这山南北向打了两条坑道,秘书科住东面的坑道,干部科住西面的坑道。在我们坑道口的东侧盖起了两间草棚 (上面盖着松枝等伪装),白天办公在草棚里,夜晚睡觉在坑道里。白天如发现敌机来袭,我们便往坑道里撤,较为安全。坑道北口较宽敞,南端只在高处开了一个小“窗口”,保持通风。我们秘书科十来个人,男男女女都睡在坑道里。

  住坑道的,每人都发一条狗皮毯子,这个东西不仅垫着睡得暖和,而且防潮防湿很好。我们在坑道里睡觉,入睡前不免讲“大头白话”,开开玩笑。有一次,我夸狗皮毯子时说:“祖国的牛羊、猪狗,都牺牲自己,来前线抗美援朝了。”另一个声音即起:“南京板鸭表现也不错,过春节也来慰劳我们。”第三个声音:“记了动物的功劳,不要忘了棉花的功劳,棉衣、棉裤、棉被头、棉大衣,没有‘棉花大王’,我们都得冻死呢!”第四个声音又跟上:“噢,动物、植物有功劳,矿物的功劳也是呱呱叫!钢铁和枪炮,铜铸的弹壳,铁打的洋锹十字镐,还有煤炭拉动火车头,送我们横跨长江、黄河……”

  没什么“新闻”,就是身临三八线,敌炮随时可以袭来(空袭不用讲了,到处差不多;这炮弹,不仅有三八线以南正面打来的,还有老美军舰上打来的 “海军炮”),走路时“耳朵笃起点”,多个警惕性,万万不可麻痹大意。即使警惕性高,突然袭击也会造成牺牲的。4月12日日记载:“晚饭后到‘那边’去参加点名,那条公路旁有几个炮弹坑,我们有一个同志不幸在这里牺牲了,田里,还留着鲜红的血渍……”

  再就是,靠近前线,敌机对公路轰炸更加有疯狂劲,出动B29轰炸机,扔重磅炸弹,常有公路被炸断的情况。我们机关工作人员,有时就要主动去搬运泥土、石块,加快填塞弹坑,对工兵起个辅助作用,以保证运输畅通无阻。那时并无推土机、挖掘机之类大型机械设备,主要还是靠体力。在师政治部时,有几个傍晚,我们涉过平安川去帮助填弹坑,搬石头,连花木兰们也争先恐后地参加。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了!生效了!——无比珍贵的、金光四射的“和平”,终于降临到血染的朝鲜半岛的大地上……大家欢欣鼓舞,也包括美军官兵,停战后我们文工团还在前沿阵地与美军“联欢”呢。只有华尔街军火商垂头丧气——不能继续发战争财了。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60年了,人寿几何,时不我待。记录这段历史,希望永远不会忘记。

作者: 钟伟今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