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这些老底子玩艺,文化味儿挺浓
www.dqnews.com.cn 2010-06-1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栩栩如生的小糖人,是许多人心头深埋的温馨记忆

难得一见的传统手艺

  “这个泡脚的木桶不错,还有足底按摩的功能,我买一个!”“我要定做一个浴桶。现在市面上卖的浴桶很多都是用胶水粘合的,没有这种传统的手工箍桶来得环保。”

  昨天下午,在杭州后街(余英坊)德清县民间传统文化展示活动现场,正在做木工活的箍桶匠张年大被几名参观者包围着,有点应接不暇。

  昨天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民间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在杭州后街举行,一批民间艺人在现场展示技艺,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

  民间艺人唐小英,自小学习针线女红及服装设计制作,她所制作的丝绣织物有各种形态的香荷包、香囊、盘扣(纽扣)、蝴蝶样百锁、微型布鞋、古装戏服、丝网花等,种类繁多,做工精细,设计巧妙。尤其是她制作的香囊,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唐小英说,端午节快到了,民间有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传统习俗。为此,她特意准备了120个香囊的毛胚,还准备了香囊填充物和中药粉,现场就可以做好并送给市民。

  说话间,几位女孩走了过来。一番观赏后,她们一并向唐阿姨讨教制作香囊的技艺。唐阿姨当场示范:拿起一个香囊的毛胚,往里面塞了一团棉花,又放了一点中药粉,然后缝了几针,一个心形的香囊就做成了。“原来做一个香囊并不难啊,我回去也要做几个,父亲节送给老爸。”一位姑娘乐呵呵地说道。

  民间艺人朱子松是“德清三跳”传承人,他在现场演唱了传统书目《小金钱》、《天宝图》等。“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对这种曲艺形式不太熟悉,但我认为有保护和传承的必要,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听惯了流行歌曲的年轻人对这种古老的传统曲艺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喜羊羊”、“灰太狼”、“西游人物”……惟妙惟肖的面塑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在“徐士面塑”展示点上,来自杭州河坊街的民间艺人被热情的人们包围着,只见他的手指在一团团面上揉捏着,古今人物、花鸟鱼兽像变戏法一样变了出来。他一旁的糖画艺人同样忙得不亦乐乎,而孩子们则开心得像过节一样。

  为了增加这次活动的观赏性,杭州河坊街的四位民间艺人也应邀来到杭州后街。昨天的活动中,我县久负盛名的羽毛风筝、蚕花剪纸、珍珠工艺品,以及皮贴画、竹编、柳编、德清风光版画系列等也进行了集中展示。

作者: 记者 陈德明/文 姚海翔/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