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以“恋爱季节,花开后街”为主题的我县第二届相亲大会在武康余英坊激情上演。这场由团县委主办,开元杭州后街、中国红娘网承办的相亲大会,吸引了近4000名未婚人士参加,百余对单身男女互生好感,现场互留联系方式。
相亲会现场火爆
当天13:00,相亲会开始。现场有上千人走动,相亲者们仔细翻看广场四周挂置的单身男女资料,看到合适的对象,则迅速记下对方的联系方式。放眼望去,年轻人占有一大半,年龄集中在21—30岁。
56岁的沈阿姨在女儿陪同下相亲。女儿说,自己已经出嫁,妈妈一个人过了十几年,需要一个照顾她的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现场一看,大方前来相亲的老年人也不少。
记者看到,单身男女中,既有德清本地人,也有在德清工作的外地青年。有公务员、教师、军官,也有务工人员等;年龄小的19岁,大的50多岁;有小学文化程度,也有研究生学历。
当天,伴随着“许愿长廊”、 “缘分天注定”、“ 真情‘1+1’”、“月老红娘来牵线”、“传传爱”、“抛绣球”等众多的男女配对环节和互动游戏,不时有人举手表示“速配”成功,活动高潮迭起。
男士矜持,现场上演“凤求凰”
活动现场,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活动的主动权更是被女士们紧紧地抓在了手中。
“男的比大姑娘还害羞。”一位替女儿相亲的杨阿姨笑着说。现场招亲环节,连着四五个女孩子上台做自我介绍、才艺表演,就是没男生肯上台展示。陈先生来相亲,不好意思靠近报名台。最后,他在朋友的鼓励下,前去填了资料表,但是工作人员发给他的相亲号牌,他就是拽在手里,不敢往身上贴。
相对于男士们的“矜持”,女士们则大方得多。很多打扮入时、开朗活泼的女生主动上前跟男士打招呼,甚至当场向男士打探联系方式。“凤求凰”的场景时有出现。
“先生,你是来相亲的吧?”24岁的尹露主动地跟一位文雅的男士打起招呼。对方倒显得腼腆,挠着头一个劲低头说自己主要是陪朋友过来的,随便来看看。几分钟交流后,男士却主动向尹露要联系方式,并介绍自己是研究生毕业,28岁,目前在一外贸公司担任中层管理,平常不善于和女孩子打交道。
“现在无所谓女追男、男追女了。”尹露说。不少女士认为,主动进攻,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就未尝不可。
中国红娘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话咨询的男性其实比女性多,亲自来报名的则很少。倒是年轻的姑娘,落落大方地来到现场。
不问房子先问工作,工作稳定成新要求
以往相亲标准,“有房有车”不能少。此次相亲大会中,记者发现单身青年的择偶标准正在发生改变。工作稳定者在相亲时更能成为“香馍馍”。在广场上所挂的相亲资料中,很多相亲人员在择偶要求一栏中,指明要找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年轻人买房,用的通常是父母的钱。还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更能证明男方的个人能力。”25岁的小齐认为。小齐是一名文案策划,乾元人,她坦言要找一名德清本地人,可以没有房子,没有家庭背景,但是一定要是只“潜力股”,能让她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
王先生是一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今年32岁,已买有新房。他说,女方不用太富有,收入不需要太高,但起码要工作稳定,有经济独立的能力。
相亲人群中,离异或丧偶的中年人也倾向于找工作稳定者。徐先生是一位小学老师,今年38岁。几年前,因为和妻子性格不合离婚了,孩子由女方照顾。 “我是外地人,平时生活圈子小。希望能找到一位性格好、顾家的女性。工作方面,稳定点的就行。”徐先生说。
代儿相亲很流行
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快,如今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大龄青年的父母最焦急。相亲现场,来了不少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一打听才知道,大部分都是代儿女来相亲的。
赵阿姨告诉记者,她女儿是一名公务员,身高一米六五,皮肤白眼睛大,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是不会“找对象”,29岁了还是单身一人。赵阿姨将几个合适的男孩的资料写在笔记本上。看到中意的,赵阿姨就上前攀谈,将对方的工作、家庭情况一一打听详细。觉得合适,就给对方看女儿的照片,互留电话号码。
赵阿姨说,自己是瞒着女儿前来相亲的,女儿对相亲很排斥,但是做父母的心里急啊。
采访中,张大爷夫妇走了过来,他们是为儿子来找媳妇的。单刀直入,张大爷打听起赵阿姨家女儿的条件,并介绍自己的儿子名牌大学毕业,现在杭州工作,月薪一万多,32岁了还是成天忙工作。在武康有房,身高一米七三,条件很不错。
提及对子女对象的要求时,家长们的观点出奇的一致:有稳定的工作、人品好,懂得孝敬老人。至于,经济条件方面,家境好,有房有车的一方,可以娶媳妇或者招女婿,与子女找对象并不存在冲突。
承办方德清开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王经理介绍说,今年是第二届相亲大会,参与者比去年明显增加近千人,现场速配对数也增了不少。可见,“相亲婚姻”正逐步为人们广泛认同。